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2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春來花果同枝柑橘四季飄香
——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柑橘產業觀察
本報記者 何紅衛 樂明凱
春末夏初,江水綠如藍,花果掛滿枝,正是湖北省宜昌市秭歸縣的“倫晚”臍橙上市季節。
“倫晚”不晚,當全國主導柑橘品種都集中在年底至次年初成熟時,掛果越冬的秭歸晚熟橘樹有著春來花果同枝的奇特現象。果農們說:“好果不怕晚,有了好山水肯定虧不了。”
秭歸是我國最適宜發展晚熟臍橙的區域,在華中農業大學教授章文才、鄧秀新等兩代著名柑橘科學家及其團隊的接力指導建議下,數屆秭歸縣委、縣政府與秭歸人民一起,充分發揮三峽河谷地帶獨特的氣候優勢,調優柑橘品種結構、錯開成熟檔期,開辟線上線下立體營銷新模式,實現了秭歸柑橘四季花果飄香、周年鮮果供應的目標。
4月29日,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農業大學校長、國家柑橘體系首席科學家鄧秀新到秭歸縣參加“聚力脫貧攻堅人大代表在行動”活動,肯定了秭歸縣四季有鮮橙的良好產業發展格局及早中晚熟臍橙錯季種植的產業布局,建議秭歸柑橘要補齊短板,在產后處理、品牌銷售、培育人才等環節上下功夫,打造區域特色產業。
推廣晚熟品種,打出臍橙新名片
宜昌市副市長劉洪福介紹,秭歸縣是全國首個“中國臍橙之鄉”,臍橙、桃葉橙、錦橙曾被譽為“峽橙三秀”。由于南方柑橘等多種水果產業崛起,市場供大于求,秭歸臍橙等中熟柑橘一度出現“賣柑難”窘境。
“以前秋天柑橘集中上市時,根本賣不上價,最低跌到兩毛五一斤,當時請工兩毛一斤,利潤抵不過肥料錢,所以那時候干脆把柑子留在樹上。”郭家壩鎮鄧家坡村村支書何明國說,如今在柑橘體系專家們的指導下,通過改種了“倫晚”等品種,打造精品果園,錯峰銷售,柑橘售價比十年前翻了20多倍。
2008年起,秭歸縣委、縣政府提出用3年時間把羅臍全部更新為優良品種,開始推行臍橙品種和熟期結構調整。2012年,秭歸縣圍繞“晚熟柑橘下河、早熟柑橘上山、中熟柑橘伴山腰”,通過實施國家鞏固退耕還林成果等項目,在晚熟和特早熟上大做文章,著力推進品種改良、熟期結構調整。
秭歸縣委副書記徐本禹介紹說,秭歸柑橘面積超30多萬畝、產量40多萬噸,以“倫晚”為代表的晚熟柑橘更是成為彰顯秭歸魅力,提高秭歸臍橙競爭力的一張新的耀眼名片。
2017年,秭歸已涌現了鄧家坡村等臍橙產值過億元的村3個,產值過5000萬元以上的村12個,柑農人平純收入1.2萬元,臍橙被當地柑農形象地稱為“黃金果”“柑兒子”。秭歸縣縣委書記盧輝說,努力打通臍橙銷售的綠色通道,為市場提供優質“黃金果”。
加強科技支撐,走出綠色生態標準化生產之路
秭歸地處三峽工程壩上庫首,是三峽庫區的生態屏障,肩負保護一庫清水的重任。
在秭歸縣郭家壩鎮頭道河和煙燈堡村交界處,有一片200多畝的柑橘精品果園供游客觀光、采摘,種植密度不高,長勢卻很好。郭家壩鎮農業技術服務中心主任向進介紹說,這片果園應用地下施有機肥、地面種草作綠肥、樹上打生物藥、樹冠掛誘殺罐、樹內放捕食螨、果園安殺蟲燈等標準化生態種植技術,產出的“倫晚”等柑橘的品質優、賣價高。
在湖北省農業廳、華中農業大學、湖北省柑橘產業體系及技術創新重大專項的支持下,秭歸柑橘走出了一條政府引導、科技引領與群眾主體相結合的科技興柑之路。秭歸縣特產技術推廣中心主任吳述勇介紹說,秭歸縣在柑橘產區廣泛推廣“肥水一體化、有機肥替代化肥、果園種植綠肥、省力修剪、推倒重建、品種改良、抽槽換土”等綠色生態標準化生產技術,發展綠色柑橘基地25萬畝,被評為“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柑橘)標準化示范基地”。
華中農業大學教授、湖北省柑橘產業體系及技術創新重大專項首席專家劉繼紅說,專家們為秭歸在打造特色精品果園、推廣安全優質高效省力化栽培新技術示范、病蟲害防治、柑橘精深加工現狀與發展、柑橘產業經濟現狀與對策等方面提供全方位指導。如針對“晚熟柑橘果實粒化、綜合缺素”等突出問題提出“一定要充分利用秭歸獨特氣候等優勢,走生態化管理、綠色化種植、規模化發展之路,努力把秭歸早日建成三峽庫區、乃至全國最大晚熟柑橘生產基地”。
創新營銷方式,“互聯網+”讓“黃金果”賣得更俏
今年年初,秭歸縣普降中到大雪,臍橙銷路受到嚴重影響。秭歸君秭橙公司董事長韓海臣告訴記者,公司在為貧困戶送去生活物資的同時,更想幫他們多賣點臍橙,于是便在網上推出了公益助農“橙”意扶貧專項活動,不到十天時間,得到了不少網民的積極響應。
以互聯網思維來銷售橙子的君秭橙公司正是秭歸電商進農村示范工作助推臍橙產業的一個縮影。當前,電子商務日益成為秭歸推動柑橘產業發展的新動能和傳統商務經濟轉型升級的新產業。“子女發朋友圈,父母發鮮橙貨”,正悄然改變了秭歸臍橙的傳統銷售格局。
在電子商務新興之際,秭歸縣便緊跟時代步伐,通過培育青年電商創業典型、建立村級電子商務示范網點、完善農村物流網絡、提高光纖進村通達率等一系列措施,使秭歸臍橙電商遍地開花。2017年,全縣發展電商企業3000多家,電商從業人員1.2萬多人,通過電商及微商銷售臍橙6.5萬余噸,銷售額從2013年的1億元增長到了2016年的10億元,并帶動了整體銷售價格提升。
除了銷售鮮果,在秭歸,以湖北屈姑農業集團為主的深加工企業,以臍橙為原料,開發了橙酒、橙醋、橙醬、橙蜜、橙飲料、橙糖、橙茶、橙粽等多個品種,實現了“從花到果、從皮到渣、零廢棄綜合加工利用”,屈姑集團董事長李正倫介紹,深加工產品效益比賣鮮果增值20倍以上,臍橙真正成為果農脫貧致富的“金果果”。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