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5-3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網
離開產業支撐,脫貧攻堅就會如“無源之水”干涸斷流;有了產業,又該如何在發展產業的過程中,遵循市場規則,凝聚社會力量,為貧困群眾打造一個強有力的“火車頭”,為他們的脫貧致富提供牽引力?
脫貧摘帽“夏季攻堅”中,廣元朝天區干群戮力同心,邁開大步子,線下建園子、線上開鋪子,大山旮旯里唱響產業致富經,把大把大把的票子、賺進了貧困群眾的錢袋子,譜就了一曲戰天斗地、決勝脫貧摘帽的鏗鏘戰歌。
線下建園子
星羅棋布的設施大棚,波光粼粼的魚塘,花草簇擁的果林……初夏時節的朝天區金羅現代農業園區,一派生機盎然。據介紹,該園區面積達1萬畝,以肉羊為主導產業,配套發展了高山露地綠色蔬菜、水產養殖、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年可實現綜合產值1億元以上,帶動農戶570余戶2100余人,其中貧困戶56戶198人,戶均可增收3000元以上。
素來以山稱雄的朝天區,貧困人口分散,貧困程度深,扶貧難度大。怎樣才能讓群眾摘掉“窮帽子”,過上好日子?該區依托山區資源,發揮生態優勢,統籌推進現代農業產業園、村特色產業示范園、戶辦產業小庭園“三園”聯動發展,大力發展“5+N”特色產業,切實增強貧困群眾“造血功能”,走出了一條靠山脫貧、靠山致富的產業扶貧之路。
“基地現有核桃樹5000余株,今年進入全面掛果期,預計可采收核桃鮮果7萬余斤,總產值近40萬元,戶均增收近3000元。”五月的羊木鎮新塘村滿眼蔥綠,清新撲面。250余畝核桃標準化示范基地里,一株株繁茂的核桃樹上綴滿了誘人的青果,村主任熊德元一邊察看核桃長勢,一邊露出了難以抑制的喜悅笑容。
截至目前,該區已建成了9個現代農業園區、271個村特色產業示范園、8932個戶辦產業小庭園,實現了農戶人均增收 3100元!皡^有支柱產業、鄉有主導產業、村有骨干項目、戶有增收門路”的良好格局業已形成。
線上開鋪子
“自從中心建成后,我們每天的交易量都在1000單以上!5月26日,朝天區農村電商營運中心負責人賈代軍和幾位工作人員正忙著對照客戶訂單,將商品進行選揀、抽檢、包裝、裝車。在隨后幾天時間里,這批商品將陸續送到全國各地客戶的手中。
近年來,朝天區充分發揮電子商務對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助推脫貧奔康的重要作用,結合該區農業特色產業布局,全面建成了以區級電子商務綜合服務中心、鄉級電商綜合服務站、村級電商服務點為主的三級電商綜合服務平臺,實現了電子商務供求信息的互享互通。
“2017年以前,我們種的獼猴桃都是通過自己拉出去賣一些,收購商買一些的方式銷售,每到獼猴桃成熟季節,運輸上的損壞、價格的波動都讓人擔驚受怕。”東溪河解放村半山坡上的久均農場里,數百畝獼猴桃正在陽光下吐納著甜美的空氣。業主徐久均介紹,自農場設立了電商服務站后,不僅銷售問題得到解決,而且均價還上漲了2元,獼猴桃種植戶戶均純收入增加1500多元!班l親們都嘗到了電商的甜頭,今年又發展了獼猴桃、枇杷等500多畝!
截至目前,該區全面建成“宣河-中子-轉斗-青林”四鄉鎮為主體的電商扶貧示范帶,建成鄉鎮電商服務站6個、村級23個,“一核一帶多點”的電商發展格局基本形成,引導上百家經營主體加入淘寶、天貓、京東、蘇寧易購等電商平臺,帶動50余種農特產品實現線上銷售,2017年,實現網絡交易額近億元,農戶戶均增收1000元以上。
農民賺票子
“是黨的好政策,讓我們家獲得了‘新生’!被ㄊl盤龍村五組貧困黨員袁開強,2016年在政府的產業扶持和幫扶部門的幫扶下,建起了鋼架大棚25座,栽培袋料香菇6.5萬袋,年收入20萬元,一舉摘掉了“窮帽子”。
“扶貧產業必須是當地有特色、有生命力、可持續發展的產業。”朝天區在特色產業發展中,不僅僅滿足于發展一產實現的脫貧,更主動引導產業轉型升級,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鞏固脫貧效果,夯實鄉村產業振興和全面小康根基。
該區沙河鎮近年來突破性發展櫻桃產業,建成櫻桃產業示范園6個,種植面積超過5000畝。同時,該鎮以“花果為媒”,通過連續舉辦櫻花觀賞周和櫻桃采摘節,強力推進鄉村旅游發展,走出了一條“以農促旅、以旅興農、農旅融合”發展的新路子,帶動櫻桃種植核心區農戶戶均增收超過3000元、81戶貧困戶脫貧增收。
同時,該區采取政府補助、信貸支持、金融創新等措施,為當年計劃脫貧的每個貧困村安排35萬余元的產業發展周轉金,為當年計劃脫貧的每戶貧困農戶安排4000元的產業發展個戶補助資金和5萬元以內的貼息扶貧小額信貸支持,切實解決了貧困戶發展產業缺“起火糧”、“氣血不足”的問題。
特色產業鼓起了錢袋子,群眾幸福生活比蜜甜。截至目前,該區55%的村基本建成“一村一品”專業村,其中,50%的貧困村建成專業村,70%的貧困農戶建成“一戶一園”。2017年,該區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0568元,比上年凈增992元,增長10.4%。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