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1 作者:吳輝 康黨培 張培奇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吳輝 康黨培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張培奇
5月29日夜晚十點,河南省禹州市鳩山鎮張家莊村月光皎潔,一片安靜,忙碌一天的村民漸漸進入夢鄉,幾聲蟲鳴,增添了山村的幾分靜謐。此時,張家莊村村部會議室內,燈火通明,氣氛熱烈,禹州市委書記王宏武主持召開的張家莊村脫貧攻堅工作座談會還在進行。
當天是禹州市第11個“宣傳幫扶日”,王宏武和其他縣級干部到各自的聯系點蹲點,以實際行動動員全市上下牢固樹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理念。“來參加座談會的有村兩委成員、全體黨員、駐村工作隊隊長、第一書記等參會人員,大家一起談認識、談感受、談打算,是為張家莊村在今后的幫扶工作上理清思路、指明方向、提出更高要求。”王宏武介紹。
這是禹州市學習貫徹河南省脫貧攻堅第六次推進會、許昌市脫貧攻堅第十二次推進會精神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的一個縮影。為推動工作落實,禹州市開展了為期一個月的“脫貧攻堅集中行動”,要求所有幫扶力量下沉一線,圍繞產業發展、項目建設、創業就業、穩定增收等重點工作,集中精力、積聚力量,促進脫貧攻堅各項決策部署在基層落地生根。
責任清晰,制度規范,才能推動工作順利開展。禹州市建立了縣級干部“2+16”責任體系,“2”即市委書記、市長負總責,“16”即正縣級干部、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長等16名縣級干部根據各自分工牽頭負責,構建主要領導親自抓、所有常委參與抓、四大班子齊上陣的工作模式。建立編組定責制度,以行政村為單位,由駐村工作隊員搭配村干部組成若干工作小組,定區域、定職責、定人員推進各項工作,有效解決“有的人干、有的人看”的問題。還建立結對幫扶機制,明確轄區內4個辦事處分別結對幫扶4個扶貧開發任務較重的鄉鎮,圍繞產業發展、基礎設施、公共服務、創業就業等重點工作,對接幫扶需求,明確幫扶內容,找準幫扶切入點,凝聚幫扶合力。
實現創業就業是打贏脫貧攻堅戰的途徑。禹州市積極開展“創業就業專項行動”,用好“扶貧車間、百企幫百村、社會公益崗位、培訓轉移就業”四條途徑,確保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都能實現“無障礙創業就業”。制定《2018年全市扶貧專項資金扶持村級集體經濟及扶貧車間(創業小院)項目競爭立項工作方案》,原則上確定30個扶持集體經濟項目及50個扶貧車間(創業小院)項目,集體經濟扶持項目每村最高給予扶持資金50萬元,扶貧車間(創業小院)每個最高給予扶持資金10萬元,推動村級集體經濟和扶貧車間項目順利開展;動員在禹州注冊的企業與617個行政村建立結對幫扶關系,通過發展產業、創業就業、公益幫扶、結對聯戶幫扶等形式提升完善幫扶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改善幫扶村和貧困戶生產生活條件,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設立保潔保綠、光伏扶貧項目等公益性崗位1000個,安置貧困家庭勞動力就業;對創業無門路的貧困勞動力,逐人建立培訓就業檔案,分門別類加強技術培訓,通過“一人一臺賬、一人一技能、一人一途徑”,實現人人就業創業、戶戶增收創收。
同時禹州市積極倡樹先進典型。制定選樹“五面紅旗”、評選“扶貧標兵”等文件,激發基層干部主動投身脫貧攻堅工作的熱情。每半年評選脫貧攻堅、基層黨建、產業發展、美麗鄉村、信訪穩定等五面“紅旗”,每面紅旗確定10個“紅旗村”,每評上一面紅旗所在村支部書記每月獎勵500元,其他村干部獎勵300元,獎勵數額依據“紅旗村”獲得面數可重復累計,“紅旗村”實施動態管理、一票否決。每年從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員、幫扶責任人等扶貧一線人員中評選出60名“扶貧標兵”,作為后備干部進行重點培養,優先提拔重用,建立在脫貧攻堅一線選人用人機制。
“要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扶貧開發戰略思想和省、許昌市推進會精神,牢固樹立以脫貧攻堅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理念,盡銳出戰,扎實行動,不懈奮斗,以更高的站位、更寬的視野、更大力度推動脫貧攻堅工作,高質量打贏打好脫貧攻堅戰。”王宏武如是說。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