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6月1日電(冷昊陽)今天正值“六一”國際兒童節,最高法舉辦新聞發布會,發布近年來利用互聯網侵犯未成年人權益的典型案例。針對社會高度關注的此類事件,最高法指出,人民法院會更加充分地履行司法審判職能,依法嚴懲各類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
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引關注
當今社會已經進入互聯網時代。互聯網的快速發展在給經濟社會發展創造巨大動能、給人們生產生活帶來極大便利的同時,也給國家和社會治理帶來了新的重大課題。
發布會上,最高法研究室主任姜啟波稱,由于青少年心智發育不成熟,識別風險、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相對薄弱,更容易成為網絡違法犯罪的侵害對象。
而在最高法發布的10起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典型案例中,涵蓋了猥褻、強奸、詐騙、勒索、販賣毒品等多個方面。中新網記者注意到,10起典型案例中,有5起都與強奸猥褻相關。
在最高法發布的一起典型案例中,被告人喬某某為滿足其不良心理需要,于2014年3月至8月間,在自住房電腦上,通過登錄QQ添加不滿十四周歲的幼女為其好友,并冒充生理老師以視頻教學為名,先后誘騙多名幼女與其視頻裸聊。
人民法院經審理認為,被告人喬某某以刺激或滿足其性欲為目的,用視頻裸聊方式對多名不滿十二周歲的兒童實施猥褻,其行為已構成猥褻兒童罪。喬某某猥褻多名兒童,依法應從重處罰。喬某某被抓獲后如實供述犯罪事實,依法可從輕處罰。依據刑法有關規定,判決被告人喬某某犯猥褻兒童罪,判處有期徒刑四年。
對此,最高法指出,被告人喬某某為了滿足自身性欲,采用欺騙手段通過網絡視頻引誘女童脫光衣服進行裸聊,對兒童身心健康和人格利益造成侵害。這種非直接接觸的裸聊行為屬于猥褻行為。
此外,最高法解讀稱,在互聯網時代,不法分子運用網絡技術實施傳統意義上的犯罪,手段更為隱蔽,危害范圍更為廣泛。本案警示未成年人,特別是兒童,不宜單獨使用互聯網,不宜使用互聯網社交平臺與陌生人交流,更不能與陌生人視頻聊天。
最高法還指出,未成年人心智發育不完整,識別判斷能力差,家長應該控制未成年人使用電子產品和互聯網,尤其要關注未成人使用網絡社交平臺與陌生人交流;要告知未成年人,無論何種理由,都不能在他人面前或視頻下脫去衣服,遇到這種情況應該立即告知父母,中斷聯系。
最高法: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行為該如何預防?最高法同樣在發布會上給出了對策。
姜啟波介紹,今后,人民法院會更加充分地履行司法審判職能,依法嚴懲各類利用互聯網侵害未成年人權益的違法犯罪行為;進一步加強調查研究,有針對性地完善司法政策;進一步加強與相關部門的協作配合,為凈化網絡環境,保護未成年人少受、不受網絡違法犯罪侵害提供強有力的司法保障。
此外,姜啟波還稱:“網絡違法犯罪需要綜合治理,未成年人權益保護需要各方協力。”
他倡議,互聯網業界要自覺承擔起社會責任,加強行業自律,提升封堵有害信息的技術能力,嚴格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發法律義務;互聯網安全監管部門加大監督處罰力度,對利用互聯網實施違法犯罪,或者不履行網絡安全管理義務的單位和個人要依法、及時嚴肅查處、嚴厲制裁。
姜啟波表示,廣大社會公眾應積極舉報網絡違法犯罪行為,共同為我們的下一代營造安全清朗的網絡空間;家庭和學校要加強對未成年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和法治教育,教育、引導未成年人正確使用網絡,培養、提高識別風險、自我保護的意識和能力。
姜啟波稱,廣大青少年應正確、適度使用互聯網,不要沉迷網絡,增強自我保護意識,最大限度避免網絡違法犯罪的侵害,如果正在面臨或者已經遭受不法侵害,要及時告知家長、老師或者報警,第一時間尋求法律的保護。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