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1 作者:佚名 來源:延邊日報
脫貧攻堅戰打響以來,延邊州大力推進扶貧產業發展,通過開發新業態扶貧產業、推進公益崗位扶貧、實施轉移就業等方式,不斷拓寬貧困戶的增收渠道。如今,全州產業扶貧發展思路逐步明晰,產業帶動作用正在形成,脫貧攻堅成效明顯。
促進扶貧產業發展。延邊州依托延邊黃牛、有機水稻、食用菌、中藥材、特種養殖、棚模蔬菜、煙葉等主導產業,鼓勵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方式,重點發展“一村一品”等特色產業,推動種養加一體、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讓貧困群眾更多分享農業產業化增值收益,拓寬富民產業增收渠道,實現貧困戶產業扶貧項目收益全覆蓋。汪清縣黑木耳產業就是我州發展扶貧產業的成功范例。該縣近4萬農戶從事木耳相關產業,黑木耳栽培總量達到6.5億袋,產量4.75萬噸,實現銷售收入34億元,直接帶動9000余名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000元以上。圖們市石峴鎮采取“統籌謀劃、整鎮推進”的模式,依托現有的特色龍頭企業,整合資金、資源打造“石峴鎮康源食用菌基地”“石峴鎮食用菌標準化扶貧創業基地”等,帶動全鎮脫貧。針對產業項目收益多、分配難問題,延邊州研究出臺了《延邊州產業扶貧項目收益分配暫行辦法》,實行鄉村兩級統籌分成,理順了收益資金分配關系,為解決貧困村和非貧困村之間、貧困戶與非貧困戶之間收益分配不平衡問題提供了政策依據。
開發新業態扶貧產業。全州光伏扶貧裝機容量達到156兆瓦,受益貧困人口達到2萬多人。汪清縣去年投資7.9億元,建設全省單體最大的百兆瓦光伏扶貧發電項目,僅用時5個多月就實現并網發電,創造了全國同規模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最快紀錄。項目年可收益扶貧資金1200萬元,持續享受20年,帶動全縣貧困人口人均增收650元。在電商扶貧方面,全州有延吉、敦化、和龍、安圖、龍井、汪清等6個國家級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延吉、敦化、琿春、汪清、圖們、龍井等6個省級縣域電子商務試點縣,省級電商鎮6個,省級電商村31個,建成村級服務站1176個。電商扶貧培訓1.6萬人次,帶動貧困人口3000多人受益。在鄉村旅游扶貧方面,全州有151個村列入鄉村旅游扶貧重點村,通過發展旅游使1.44萬貧困人口受益。和龍市西城鎮金達萊民俗村是2010年水毀重建村,重建以來,當地將金達萊村建設成為集民俗旅游、田園觀光、風味餐飲等功能于一體的現代農村田園旅游新區和少數民族民俗村寨,村里70%以上的農戶從事文化旅游相關行業,找到了穩定的增收渠道,旅游服務、光伏發電、蔬菜加工等產業不斷發展壯大,2017年累計為貧困人口分紅21萬元,貧困人口人均增收1050元。
推進公益崗位扶貧。對有勞動能力的部分貧困人口,延邊州通過設立護林員、護河員等扶貧公益崗位,鼓勵貧困戶主動參與,促進貧困人口盡快脫貧。龍井市選聘260名貧困人口為護林員,年人均增收9000元。和龍市聘請410名貧困人口為護河員,年人均增收5300元。
實施轉移就業。近年來,延邊州大力推進定向式、訂單式、按需式培訓轉移就業模式,實現有需求的貧困家庭勞動力技能培訓全覆蓋,促進培訓與就業創業無縫對接。截至目前,已經建立扶貧創業基地40個,職業技能培訓貧困人口3000多人次,完成農村貧困勞動力轉移6000多人。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