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8 作者:佚名 來源:中原經濟網
艾葉機械化收割現場
他曾經是火箭兵某部的一名文藝輕騎兵,軍地各大文藝匯演的舞臺上留下了威武颯爽的英姿。
脫下軍裝,他以軍人的剛毅、黨員的忠誠、勞動者的樸實,創業者的篤定堅韌,在家鄉撂荒的土地上搞特色中藥材種植,開辟了一片屬于自己的創業致富,助力扶貧的新天地。他就是鎮平縣退伍軍人、嘉禾莊園艾草種植基地負責人張彬。
6月8日,在鎮平縣棗園鎮3000畝艾草種植基地,數臺艾草收割機正在緊張忙碌的收割著,呈現出一片繁忙的豐收景象。而兩年前,在這片貧瘠不平的土里上卻是撂荒種植靠天收成。
一走進艾草種植基地,艾草的清香撲鼻而來,數臺艾草收割機正在轟隆隆地運作著。眼前這位正在了解本季艾草收成情況的年輕小伙,正是退伍軍人、嘉禾莊園扶貧基地負責人張彬。
張彬從小在這片土地長大。深知鄉親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那份艱辛。2010年,從部隊轉業回來后,便產生了回鄉創業的念頭。
艾制品生產車間一角
張彬原來是火箭兵某部的一名文藝兵,從部隊退伍后,先是在南陽自主創業,創辦了文化傳媒公司,經過幾年打拼,事業做得風生水起。2016年,他回到了農村老家,決定在貧瘠的土地上發展特色種植產業,實現農業種植轉型發展,帶動群眾家門口就業脫貧致富。
張彬經過多方的考察和市場分析,把發展的方向瞄準了中藥艾草種植這一朝陽產業。他先后多方籌措資金,投入資金1300多萬元,建成5條艾草生產加工線,日吞吐艾草量10噸,流轉承包土地3000余畝,其中貧困戶土地1000余畝,累計發放田間務工工資和土地流轉費用650余萬元,直接或間接帶動貧困戶300余戶。直接帶動本村30多戶貧困戶就業脫貧。
在寬敞明亮的艾草卷條車間里,30余名女工在機器旁,仔細地把蓬松的艾絨在白紙上熟練地卷成圓柱形艾條。經詢問后得知,這里的很多卷條女工都是棗園鎮的貧困戶,有的在家里需要照顧孩子上學,有的需要照看年邁的公公婆婆,自從村里建起了扶貧就業基地,在艾草加工車間務工,一天能熟練卷艾條2000多根,基地每月還給貼補300元,每月收入2000元左右,既輕松掙錢補貼家用,又照顧了家人,賺錢務工兩不誤。
實地了解艾葉品種情況
“我現在年紀大了,出去務工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在嘉禾艾草基地務工,既照顧了老伴也增加了收入,日子一天比一天好。”夜幕降臨,正在田地里忙活兒的貧困戶張金柱告訴記者,以前由于家里供孩子讀大學,再加上妻子常年有病,經濟非常困難。去年艾制品廠建成以后,自己家里3畝多地入股企業,閑暇時老兩口入廠務工,一年收入3萬多元。去年也脫了貧,這日子是越過越幸福!
目前,張彬的嘉禾莊園扶貧基地初步形成集宛艾種植、產品加工、新品研發、線上線下銷售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從艾草種植到艾草提絨,再加工成艾條、艾柱,最后深加工成艾草相關的紡織品、日用品等,使越來越多的貧困戶實現了穩定就業脫貧。
一名復轉軍人,張彬始終牢記退伍不裉色的理想信念,計劃不斷擴大產業規模,實現萬畝艾草種植加工生產,并投入數百萬資金建成高標準艾精油生產線,打造豫西南最大的艾制品產業基地,帶動更多的群眾實現家門口就業,并力爭使更多的貧困鄉親早日脫貧走上致富路。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