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8 作者:張培奇 范亞旭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培奇 范亞旭)“鄉村振興戰略意味著工農關系變化、城鄉關系變化,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搞清工農關系。”6月2日,在河南省鄭州市舉辦的首屆河南鄉村振興高層論壇上,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河南農業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院長馬恒運介紹。
以“深化農村農業體制機制創新 推進實施鄉村振興發展戰略”為主題的首屆河南鄉村振興高層論壇是由河南農業大學鄉村振興研究院等主辦,吸引了來自全國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政府部門的專家學者260余人參會,共同來探討推進河南鄉村振興。
當前,發展壯大農村集體經濟、農村土地制度改革與農業經營制度創新、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與現代農業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與農業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治理等話題是全社會關注的重點。處理好這些問題對破解“三農”瓶頸問題,促進河南農業發展、農村繁榮、農民增收,起到了積極作用。
中國農業大學原校長、中國農業經濟學會副會長柯柄生介紹了產業興旺與鄉村振興的關系,描繪了規模化大田種植業、設施園藝業、集約養殖業、特色種養業、休閑度假農業等5種我國農業的未來發展形態,從制度創新、組織創新、科技創新、業態創新等4個方面闡釋了推動鄉村振興的創新動力源。
“生產美、產業強,是鄉村振興的重點;生態美、環境優,是鄉村振興的標志;生活美、家園好,是鄉村振興的目的。”山東省社會科學院黨委副書記王興國認為,要統籌推進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使鄉村振興健康有序進行。
馬恒運提出,“鄉村衰落”是城市化產物,當前農業支持工業的形式正在發生變化,整體來看正處在農業支持工業的后期階段,而鄉村振興的本質是工業反哺農業,因此,鄉村振興戰略需要核心技術,更需要認清形勢,切近實際,久久為功。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