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09 作者:鄧俐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洋弟子”愛上“中國非遺”
——巴南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暨“我在重慶學‘非遺’”成果掃描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鄧俐
“太陽落山噻,照山巖啰,背起背簍啰兒啰,唱山歌啰喂……”6月9日上午,重慶市巴南區人民廣場響起悠揚動聽、極具地方民俗特色的木洞山歌。參與表演的不是普通演員,而是來自意大利、孟加拉國等8個國家的外國友人和重慶巴南的非遺傳承人。當日,由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市文化委指導,巴南區政府主辦,巴南區委宣傳部、巴南區文化委員會、共青團巴南區委承辦的巴南區“文化和自然遺產日”主題活動暨“我在重慶學非遺”成果展示活動在巴南區人民廣場隆重舉行。
一個多月“勤學苦練”
“洋弟子”愛上了中國“非遺“
“800年重慶、3000年巴文化”,巴南區前身為歷史名邑巴縣,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誕生了眾多精彩的民間文化,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其中璀璨的明珠。近年來,巴南區大力實施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工作,擁有國家級非遺項目2個,市級非遺項目11個,區級非遺項目56個。
為了進一步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加強對外文化交流,促進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4月13日,在市委宣傳部、市委外宣辦、市文化委的指導下,巴南區啟動了為期一個多月的“我在重慶學非遺”活動,面向全球招募學員,希望通過深入學習體驗,讓外國友人們真正深度了解、愛上中國的傳統文化,傳播傳統文化。4月22日,報名后首批入選的來自俄羅斯、意大利等8個國家的外國朋友,集體向8位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行拜師禮,開始了在巴南學習木洞山歌、接龍吹打、姜家龍舞等中國傳統文化技藝的“非遺傳承之旅”。
一個多月來,老師們不吝賜教、潛心傳授,現場講解、親身示范、帶唱領跳,從曲調、指法、旋律、節奏等基礎開展傳習教學,外國學生興趣盎然、從低聲哼調、舞姿僵硬到有腔有調、舞步輕巧,整個氛圍和諧有趣,學得有滋有味。
13位外國友人登臺
“洋弟子”表演驚艷了中國觀眾
非遺精品,傳承古今。經過一個多月的學習,“洋弟子”們收獲多多。在6月9日的活動現場,無論是山歌表演,還是吹打演奏,抑或龍舞展演、棒鼓舞等,都亮點紛呈,叫好聲不斷。
活動首先呈獻的是“我在重慶學非遺”成果展示。來自英國、加拿大、意大利、印度、巴基斯坦、波蘭、孟加拉等國的13位外國青年學員代表與非遺傳承人合作,獻上“木洞山歌”串燒《山歌山情》、“接龍吹打”《笑聲飛遍接龍山》、姜家舞龍《龍騰姜家》、梆鼓舞《梔子花兒開》等精品非遺節目,展示“洋弟子”參與“我在重慶學非遺”活動成果。緊接著是非遺手工技藝展示。來自巴南的劉強泥塑、明三娘面塑、魚洞亂針繡等8個優秀非遺項目在非遺手工技藝展區,現場教授“洋弟子”和廣大市民非遺技藝,在體驗互動中感受非遺魅力。同時非遺圖片展也十分精彩。精選50幅非遺圖片在現場進行展出,群眾可領略“巴歌渝調”非物質文化遺產創新節目展演劇照、“我在重慶學非遺”主題外宣活動花絮的精彩瞬間。此外還有文明之海圖說文物展。“文明之海——從古埃及到拜占庭的地中海文明”圖說文物展,將展示意大利佛羅倫薩國家考古博物館、那不勒斯國家考古博物館等18家外國博物館的精品文物圖片,包括石雕、青銅器、陶器、金銀器等,從古埃及到拜占庭,時間跨度達35個世紀,群眾可在此領略古老異國文明的別樣風情。
13位外國青年代表
當上“巴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大使”
活動現場,巴南區還為自來英國、巴基斯坦等13位外國青年代表頒發“巴南區非物質文化遺產宣傳大使”榮譽證書,為區級非遺項目代表授牌等活動。
主辦方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活動,讓更多外國友人感受到巴南區非遺承載著古老的生命記憶和鮮活文化基因,更深入地了解到重慶巴南的文化內涵;同時充分展示了重慶·巴南深厚的歷史文化底蘊,積極推動了中外文明交流互鑒,堅定文化自信,讓重慶·巴南的優秀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更加迷人的魅力。
“中國是個偉大的國家,我一直都對中國的傳統文化很感興趣,可以參加'我在重慶學非遺活動' ,感覺自己非常幸運,收獲很大!”來自俄羅斯的伊萬諾娃興奮地說。
意大利女孩阿倫齊奧·阿萊桑德拉高興地表示:“我想我會把這里(巴南)精彩的一切,都帶回意大利,讓更多的意大利人了解中國,了解重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