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4 作者:佚名 來源:新疆晨報
一只鴿子正在保護著他的領地。
這是一對觀賞鴿,在它們的小窩里撫育后代。
一只觀賞鴿正在孵化鴿蛋。
一只小小的鴿子,托起了新和縣阿不都·熱依木的致富夢,也帶著他身邊的農民走上脫貧路。近日,新疆晨報記者走進新和縣,采訪了這位養鴿帶頭人。
阿不都·熱依木是新和縣飛翔合作社的負責人,2008年7月,他從江蘇南京河海大學農業水利工程專業畢業后,和愛人一起到了新和縣創業。
經過前期市場調查,他了解到,新和縣的鴿子雖然名聲在外,但當地并沒有專業的養鴿場,而養鴿子不僅投資回報快、風險小、勞動強度小,市場上還供不應求、利潤很高,阿不都·熱依木敏銳地捕捉到這一商機,決定搞鴿子養殖。
于是,在父親的幫助下,阿不都·熱依木投資8萬多元修建鴿舍,搞起了鴿子的規模化養殖,并努力摸索乳鴿養殖技術,使鴿子的育雛飼養周期大大縮短,提高了鴿子產量和經濟效益。到了2011年,他又在當地發展起養鴿合作社。當地養的主要是塔里木鴿、白玉鴿等肉用鴿,還有部分觀賞鴿。
2016年5月,浙江省麗水市援疆指揮部根據市場需求,投資實施了新和縣乳鴿孵化、養殖、實訓、加工一體化項目,項目提供標準廠房給企業,并免除企業3年的租賃費,扶持養鴿企業發展。而這一項目的執行人便是阿不都·熱依木。
阿不都·熱依木說,他的養鴿廠目前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運作模式。除養鴿廠之外,他們還免費給當地農民提供養鴿技術指導,并且把孵化出的種鴿寄養在一些貧困戶家里。“到了鴿子出籠時,我們會用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收購,不僅解決了農戶的技術和銷路難題,也能讓這些貧困戶盡快脫貧。”
如今,這個項目在新和縣蓬勃展開,每個鄉鎮都涌現了一批養鴿戶。目前,實行公司化運作后,阿不都·熱依木的鴿產量一天能達到500羽左右,但這遠遠沒有達到他的預期,在他的規劃中,每天產3000羽鴿子,是最基本的產量。
“我的養鴿廠和農戶寄養的鴿子現在只能滿足新和縣本地的市場需求,很多烏魯木齊市和內地的客戶也和我們聯系,需要我們的鴿子,但我們的生產量還達不到對方的需求。”阿不都·熱依木說,“下一步,我們要繼續擴大生產規模,讓新和縣的鴿子走出阿克蘇地區,走向內地,讓更多的人通過鴿子這一特色產業來了解新和縣,促進當地農民致富奔小康。”
近年來,新和縣抓住機會扶持養鴿產業,在全縣開展鴿子養殖培訓,把養鴿產業當成農民脫貧致富的好項目。據新和縣畜牧獸醫局提供的2017年數據顯示:新和縣鴿子保有量已突破200萬羽,直接帶動了一方百姓脫貧增收。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