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5 作者:朱蒲洲 劉行政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朱蒲洲 劉行政)近日,家住湖南省岳陽市君山區廣興洲鎮洪市村的養殖戶宋勇哼著小調,一臉的愜意,剛剛捕撈上岸的800多斤小龍蝦就被外地商販高價收走。握著一沓厚實的票子,他不無感概地說:“是專業合作社把我引上了致富的大道啊!”
湖南君山區地處洞庭湖畔,農業資源得天獨厚,是典型的生態農業大區。近年來,在區、鎮(街道)兩級政府的引導扶持下,本地農戶大膽探索“稻蝦套養”模式,并形成了一定的規模。為了更好的培育服務這一新興產業,該區以供銷綜合改革為契機,全力構建以“兩組織一平臺”為核心的基層組織體系和惠農服務體系。區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憑借全域覆蓋、貼近農戶、功能完善的優勢,念好“三農經”,唱響“服務牌”。一方面將零零散散的養殖戶組織起來,成立專業合作社,抱團發展。目前,全區4鎮1辦已成立稻蝦套養專業合作社15個,入社農戶達1.2萬戶,初步形成了“農合聯+基地+專業合作社+農戶”的組織生產模式;另一方面全力為農戶提供產前、產中和產后全程服務,引導走專業化、標準化、品牌化的生態健康農業之路。今年來先后邀請省內外農大、科研院所的教授、專家授課13場次,培訓人數達4800人,發放《小龍蝦養殖技術》《稻蝦套養十講》資料讀本1.5萬冊,并建立起咨詢服務熱線,通過專家、能人現場“探脈問診”、“傳道解惑”,較好的解決了農戶在養殖中遇到的難題。錢糧湖鎮乾隆村村民文有武,去年流轉土地326畝搞稻蝦套養,由于水質污染等方面的問題,導致大面積龍蝦死亡,虧損近100萬元。正當文有武準備放棄養殖,另謀出路時,鎮農合聯的負責人來到他家,一起分析原因,找出癥結,在養殖專家的悉心指導下,文有武較好的掌握了如何植草、培水、殺雜、疾病防治等關鍵性技術。今年他的稻蝦套養喜獲豐收,自4月初起,每天捕撈上市小龍蝦1000多斤。文有武樂滋滋的告訴記者:“我的小龍蝦因個大、品質好,每斤比市場價高出5元,今年行情比預計的好,賺個100萬元的干凈錢沒問題。”
為了確保小龍蝦養殖高產高質,區農合聯引導組織各級惠農服務組織加強與農戶的對接,主動提供苗種繁育、飼料供應、水質監測、疾病防治等環節的單項“托管服務”,目前已有1520戶農戶與惠農服務組織簽訂了“托管服務”協議。同時,統一養殖標準、統一產品質量,他們在各養殖小區建立起檢測站,適時對上市前的小龍蝦進行檢測,發現質量問題及時處置。在柳林洲街道辦事處林角佬養殖小區唐小華的田池旁,一只只剛剛捕撈上岸的“巨無霸”正在蝦筐里張牙舞爪。該街道辦農合聯理事長付柳兵告訴記者:“由于我們積極引導農戶走生態養殖、品質發展之路,這里生產的小龍蝦體型飽滿,成色亮麗,加之肉質厚實,很受商家青睞,每天上市交易總量達5噸多,不僅產品供應不求,每斤價格比市場價還高出10元呢!”
良好的養殖環境和“田保姆”式的服務,充分調動了廣大農戶養殖的積極性,加速了這一新興產業的蓬勃發展。據統計,全區養殖面積在100畝以上的達200多戶,500畝以上的達20多戶,1000畝以上的5戶,養殖總面積達14萬畝,按畝平均3500元的收入計算,僅養殖一項,今年養殖戶增收在3億元以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