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5 作者:佚名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近年來,靈璧縣著力做實做強產業扶貧,堅持“因人施策,分類指導”的原則,結合實際和貧困戶意愿,合理安排產業扶貧項目,實現脫貧項目精準到戶、到人。
規范實施到村到戶項目。調整優化產業獎補辦法,實行先建后補,根據實際產業規模進行獎補;對不能自主實施到戶項目的,由村集體統一實施,收益用于“三無”貧困戶或獎補參與務工的貧困戶,杜絕“養懶漢”的現象。按照“先整合、后兜底”的原則,及時足額保證扶貧項目資金需求。今年已累計投入財政資金8000余萬元,用于發展2.7萬個到村、到戶產業扶貧項目。
推廣“四帶一自”扶貧模式。引導笑果飼料、林匯家禽、荷金來、興程食品、唯農牧業等聯合體與鄉鎮、村對接,支持浩園果蔬、雪原蔬菜、地利農業、鄭樓蔬菜等經營主體建設扶貧基地。虞姬鄉陳埝村瑞江牧業創新湖羊托管模式,尹集鎮菠林村實行“村民委員會+養牛專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貧困戶享受入股收益,合作社優先從貧困戶中吸納招收工人。
大力推進金融扶貧。去年,全縣共投放扶貧小額信貸3.84億元,完成省下達任務的342%,獲貸貧困戶7861戶,其中戶貸戶用4936戶;貧困戶獲貸率24.5%。截至今年5月底,全縣發放貸款2527筆、1.13億元,當年新增貸款3768萬元。靈璧縣突出貧困戶自愿和貧困戶參與兩項基本原則,大力發展戶貸戶用戶還模式,探索扶貧小額信貸與特色優勢產業聯動互動的帶貧減貧機制,開發“合作社”+“托管”“租賃”“承包”“寄養”“領養”等形式,變“輸血”為“造血”,讓貧困群眾在參與中學習技術、學會經營,形成脫貧致富長效機制。
創新旅游、電商扶貧新模式。發揮全國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縣、全國電子商務進農村示范縣的優勢,積極培育電商和鄉村旅游扶貧等新業態,全縣已實現村級電商、快遞物流全覆蓋;全縣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示范點112個,2017年通過鄉村旅游帶動1841人脫貧。
做大蔬菜扶貧產業。全縣建設60個標準化大棚、溫室扶貧產業示范基地6100畝,推行“合作社+大戶+貧困戶+貧困勞動力”運作模式,帶動3200戶脫貧。堅持“合作共建”,積極對接和縣、南陵縣和山東奧龍集團,共建蔬菜產業示范基地。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