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17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脫貧致富不返貧”是如何實現的
——江西贛州金融扶貧攻堅調研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楊國民 溫濟聰
賴永峰
核心提示
江西贛州是全國較大的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內貧困縣、貧困村和貧困人口都占江西全省三分之一以上,脫貧攻堅任務艱巨。
記者在贛州調研時發現,近年來,贛州積極探索金融扶貧路子,建立起一套多方利益聯結機制,有效整合政府、銀行、貧困戶、村集體、市場經營主體等各方資源,同時根據當地實際,設計出有特色的金融產品,持續構建完善、可持續的農業保險體制機制,實現了以金融“活水”撬動產業發展、村集體增收、貧困戶脫貧致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當前,脫貧攻堅已進入關鍵時期。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堅持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重在提高脫貧攻堅成效。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大金融資金對扶貧開發的投放;要做好金融扶貧這篇文章。
近年來,贛州積極探索金融扶貧路子,以金融“活水”撬動產業發展、村集體增收、貧困戶脫貧致富,取得了較好的效果。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市貧困人口由172.6萬人減少到2017年底的34.99萬人,137.6萬貧困人口穩定脫貧,貧困發生率由23.45%下降到4.31%,脫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進展。今年,全市計劃脫貧人口18.7萬人。
贛州金融扶貧是如何實施的?金融扶貧如何變輸血為造血,做到脫貧不返貧、脫貧能致富、致富能持久?初夏時節,經濟日報記者來到贛州,深入章貢、信豐、會昌、石城、贛縣等縣區,對這里的金融扶貧工作開展調研。
金融扶貧著力點在產業
通過建立一套多方利益聯結機制,實現政府財政扶貧資金效用最大化,有效整合政府、銀行、貧困戶、村集體、市場經營主體等各方資源,將產業發展與貧困戶脫貧、村集體經濟發展有機結合,使金融扶貧起到四兩撥千斤的杠桿撬動作用
來到位于贛州市章貢區現代農業示范園核心區火燃村的登峰農業開發有限公司廠區,今年60多歲的貧困戶陳金蘭正忙著包裝食用菌。見到記者的到來,她有些興奮,“有了‘產業扶貧信貸通’的好政策,現在我不僅可以每個月拿到2000多元的工資,每年還可以拿到2400元的信貸通分紅,加起來一年收入超過了3萬元”。
陳金蘭說的“產業扶貧信貸通”,是贛州市創新開發的一款金融扶貧信貸產品。通過政府的增信作用,市政府籌集風險緩釋基金,發揮財政資金的杠桿作用,以1∶8的比例撬動銀行信貸資金,為貧困戶發展生產和市場經營主體帶動貧困戶發展創收提供資金保障,扶持扶貧產業發展,以增加貧困戶造血功能,達到貧困戶脫貧致富的目標。同時,由縣級財政負責對貸款利息進行補貼,市、縣兩級按5∶5的比例分擔“產業扶貧信貸通”實際貸款損失。
“產業扶貧信貸通”實現了資金變股金、資源變資產、農民變工人。登峰農業積極參與精準扶貧,29戶貧困戶員工每戶通過產業扶貧信貸通獲得10萬元貼息貸款,公司將這些貸款吸納運作,進一步擴大生產、拓寬市場。貧困戶中有11戶通過為公司提供勞務,每月能拿到2000元至3000元的收入,剩余貧困戶通過產業分紅,每年能拿到分紅收入2400元。此外,公司還給結對幫扶的貧困戶每季度提供補助工資500元至600元。
無獨有偶。位于信豐縣古陂鎮陽光村的古陂農伯樂蔬菜產業專業合作社創建于2008年。信豐農商銀行古陂支行評定農伯樂蔬菜合作社為一家非常適合作為扶貧帶動型的企業。經過與古陂鎮政府和農伯樂創始人賴煥華協商,三方達成了“政府給政策做引導,農商行提供資金支持,合作社提供一條龍服務”的合作協議,并共同發起組建了“農伯樂蔬菜產業扶貧服務中心”。當地政府為中心的土地承包工作開啟了綠燈,通過土地流轉,中心的經營面積增加了100多畝;通過“產業扶貧信貸通”政策聯結入股中心的貧困戶在信豐農商銀行古陂支行貸款140萬元,用于蔬菜大棚建設、蔬菜種子育苗、營銷網絡拓展等上下游基礎建設。在合作社的輻射帶動下,加入合作社的貧困戶發展了產業,平均每戶年純收入可達到2萬元至3萬元,其中有32戶貧困戶在合作社帶動下已實現脫貧。
贛州市金融扶貧工作自2016年3月份開展以來,成效明顯,成為精準扶貧的強大助力。贛州市金融工作局金融服務科科長羅希介紹,2016年至2017年,贛州全市累計發放金融扶貧貸款528.64億元,其中用于支持貧困戶及貧困村發展產業增收脫貧的“產業扶貧信貸通”貸款共計發放160.76億元,惠及貧困戶18.6萬戶、市場經營主體4566家、貧困村193個。其中,全市29.5萬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兩年來貸款占比達到63.25%。
量身定制金融產品
金融扶貧要根據當地實際,設計出有特色的金融產品,通過精準的產品來支撐金融扶貧,起到資金的潤滑劑作用。金融機構根據自身特點和產業發展,不斷豐富品種,真正為農戶特別是貧困戶著想,提高扶貧的可持續性
位于定南縣巋美山鎮坂埠村的油茶基地生機盎然。“這片油茶林是種柑橘轉型后開發的,多虧有農業銀行的支持才能發展起來。”基地第一年采摘茶果,茶油還沒榨出來就已經被客戶訂購一空,這讓張日平很是興奮。
油茶種植被稱為“富人產業”,其特點是生產周期長、資金投入大。“前5年每年都要投入,雖然自己當初有些積蓄,到最后還是支撐不下去。”張日平回憶,2015年是最為困難的一年,而中國農業銀行當時推出的“金穗油茶貸”幫助解了燃眉之急。張日平向當地農行申請了一筆30萬元的貸款,僅一個星期時間,就順利拿到了貸款。
“5年的時間,種植油茶從當初的2500株已經擴大到現在的33萬多株,面積達到了3000畝。全部豐產后,年純收入將有七八百萬元。”張日平告訴記者。
不僅有“油茶貸”,還有“蔬菜貸”“臍橙貸”“果業貸”“林權貸”……江西贛州銀座村鎮銀行行長潘再友介紹,他們先后推出了“小本貸”“興農貸”“暢易貸”“信用易貸”“小微信貸通”“商贏易貸”“春節備貨好易貸”“果業貸”“林權貸”等與贛州經濟金融土壤與氣候相適應的產品,受到當地小微企業的廣泛歡迎與認可。
贛州銀監分局監管三科科長李釩表示,依托貸款風險補償機制,分局支持引導銀行機構創新推出了20多個契合贛南扶貧產業的特色信貸產品,并積極探索開展“銀行+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貧困戶”“村集體+貧困戶”“銀行+貧困戶”等信貸扶貧模式,幫扶貧困戶通過林地流轉、資金入股分紅、帶動創業、家門口就業等多種形式增收脫貧。
金融“活水”滋潤產業發展。近年來,贛州按照“村村有扶貧產業、戶戶有增收項目、人人有脫貧門路”要求,以金融支持為杠桿,立足資源稟賦和發展基礎,引導貧困戶直接發展,或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聯結等方式,堅持“長短結合、適度規模、效益優先”原則,因地制宜發展蔬菜、臍橙、油茶、鄉村旅游、農村電商、光伏等特色產業。全市累計覆蓋帶動26.44萬戶、97.82萬貧困人口增收,基本上實現了家家戶戶都有產業。贛州的探索實踐得到了各方的肯定,去年原農業部、國務院扶貧辦在瑞金召開全國產業扶貧現場觀摩會,贛南臍橙成為優勢產業帶動脫貧的范例。
提供全方位金融保障
針對農產品質量不穩定、價格波動大、易受自然災害影響等特點,需要推進保險、期貨等金融資源整合,構建完善、可持續的農業保險體制機制。特別是要發揮保險業長期穩健風險管理和保障功能,為貧困戶排憂解難,為扶貧產業保駕護航
今年80多歲的會昌縣貧困戶羅文標,種植的臍橙患上了黃龍病,只得砍掉30株樹,由于縣財政按每株8毛錢的保費給所有貧困戶種植的臍橙投了保,他因此獲得了1200元賠付款。
“有了這10萬元,更新環保設備、擴大養殖規模就不用愁了。”贛縣區江口鎮東風村的生豬養殖戶易慶發拿到保險支農融資款喜笑顏開,“保險公司發揮了很大的保障作用,讓我們面對病害也不再恐慌。去年我家給60頭母豬投了保險,330頭育肥豬投了養殖險,自繳保費僅2040元,后來因為病害獲得了1.56萬元的理賠款”。
結合“一縣一品”項目,當地推出特色農業保險產品助力農業產業發展。2017年贛州將蓮子、肉雞(鴨)、山羊、三黃雞、甜葉菊等地方特色農產品納入保障范疇,其中:石城縣白蓮保險覆蓋面近100%,提供風險保障5600萬元,支付賠款184萬元;會昌縣柑橘保險試點項目為全縣共計254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柑橘種植戶和珠蘭、周田鎮的柑橘種植大戶,承保面積1.99萬畝,保險金額3982.5萬元,保險公司全年保費收入79.65萬元,賠付額近1000萬元,有效保障了貧困戶的收益。
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脫貧攻堅的難點。2016年起,贛州在全省率先探索設立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城鄉居民大病保險、城鄉貧困人口疾病醫療補充保險、民政醫療救助“四道醫療保障線”。2017年,當地將貧困人口疾病醫療補充保險保費由每人每年90元提高到260元,保費以政府購買服務的方式由財政支付,同時將未納入建檔立卡的城鄉孤兒、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列為“四道醫療保障線”的享受范圍。目前,贛州貧困群眾醫療費用個人自付的比重降至10%以內,部分重病患者自付比例不到5%。當地逐漸完善的健康扶貧保障線,夯實了兜底保障作用。
“今年,我們將繼續推動特色農險發展,服務農業產業發展。指導承保公司在‘一縣一品’的基礎上,進一步擴面提標增品,提高服務效率,精準對接脫貧攻堅需求和鄉村振興需求;鼓勵保險產品創新,探索開展農產品價格保險;加強農險監管,嚴懲農險領域違法違規行為。”贛州保監分局監管科科長廖志雯介紹,當地還將引導承保公司進一步提高服務質量,提高科技運用水平,優化承保理賠流程,提高承保理賠效率,切實使更多農戶受益。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