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6-25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眼下正是蔬菜上市季節,日前,記者走進山東省新泰市翟鎮一個光伏蔬菜大棚,前羊村村民徐勤利正忙著采摘成熟的西紅柿。他告訴記者,一個大棚能產2萬斤西紅柿,“一年掙2萬元沒有問題”。
如今這片生機盎然的土地,昔日卻是一片采煤塌陷地。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新泰市累計開采約4.7億噸煤。由于長期開采,引發大面積地表斑裂和塌陷,形成了129平方公里的采煤沉陷區。徐勤利所在的翟鎮最為明顯,當地三分之二的耕地出現了大面積沉降,農民房屋受損嚴重。
“我們村原來的房子不少都是危房,一遇到陰雨天,基本上是‘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住在那樣的房子里經常懸著心,增收致富就甭提了。”徐勤利說。
近年來,在去產能的大背景下,新泰市順勢關閉了9家資源面臨枯竭的煤礦,并對2.8萬畝塌陷地進行了生態環境治理,同時統籌推進村莊搬遷、新型城鎮化等。尤其是近兩年,新泰市通過農光互補項目,推動主導產業由“黑色”轉向“綠色”,并積極爭取政策,使國家光伏發電“領跑者”計劃中的200萬千瓦農光互補項目成功落地新泰。據介紹,這一項目由企業統一建設高標準農業大棚,再利用大棚后墻體架設光伏板,農民根據意愿租賃大棚搞種植。一個大棚一年租金5000元,“算來算去,還有經營收入。”徐勤利和本村的40多戶村民一起,以合作社的名義聯合租了66個大棚。
去年9月份,新泰市200萬千瓦采煤沉陷區光伏領跑技術基地一期項目集中并網發電,這標志著全國首個以農光互補模式、利用采煤沉陷區建設的光伏發電示范基地正式投入使用。
目前,新泰市已建成像翟鎮那樣的農光互補項目6個,年均發電量6億千瓦時,發電收入達5億元,1.5萬農民因此實現家門口就業。
相關標簽:新泰市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