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0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大園帶小園小園帶庭園
——四川閬中走出農業產業扶貧之路
本報記者 李傳君
四川省閬中市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貧困發生率超過10%。今年閬中的目標是76個貧困村退出和20277名貧困人口脫貧,使貧困發生率歸零。
閬中市始終堅持把培育產業作為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通過引進實力雄厚的龍頭企業,跨區域建設大規模的產業園,帶動各村自建的脫貧攻堅產業園,同時為每家每戶規劃一塊小庭園,建設了三級產業園體系,實現了貧困村全覆蓋,從而形成一個產業扶持到戶到人的格局。
目前,閬中市共建成1萬畝以上的大型產業園4個,建成村級脫貧攻堅產業園123個,在建19個,建成的小庭園共1.5萬多個。這些產業園在帶動貧困戶增收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建設大園區,樹產業扶貧支柱
4.5米寬的柏油路兩旁,剛剛建成的排水渠派上了用場,由兩旁水渠向左右延伸,是一望無際的晚熟柑橘。在每一壟抵近水渠的當頭,栽植了五顏六色的觀賞花卉。
這里是閬中市近年來引進上市公司楊氏果業發展起來的“百里百村”晚熟柑橘示范片,共涵蓋河溪、寶馬、金埡、洪山、朱鎮等5個鄉鎮105個村,其中省定貧困村17個。
這個示范片是按照集約化、規模化、標準化“三化”同步建設的大園區,也是閬中重點打造的四大產業帶之一,目前柑橘種植面積已達5萬畝,投產3萬畝,年產值達2.1億元。
近年來,閬中確定了以古城為坐標點、以嘉陵江為分界,分區錯位發展特色支柱產業的思路。也就是以城市為圓點,在城郊30分鐘車程內建成幾個大型產業園,然后逐步輻射開。
這幾個大型產業園分別為:6萬畝江天脫貧奔康休閑農業產業帶、1.8萬畝江西脫貧奔康青花椒產業帶、5萬畝江北脫貧奔康中藥材產業帶和5萬畝江東脫貧奔康晚熟柑橘產業帶。
5萬畝江東脫貧奔康晚熟柑橘產業帶就是“百里百村”晚熟柑橘示范片,它利用當地淺丘加平壩的地理特點,一路順河繞丘蜿蜒前伸,將5個鄉鎮105個村的好田好地盡囊懷中。
大園區所及,農村面貌得以徹底改善。目前已建成園區主道50余公里,入戶路86公里,渠系生態治理80公里,農戶風貌整治1870戶。尤其是硬化的入戶路已通到每家每戶。
楊氏果業與各村簽訂的土地流轉協議,都約定了土地流轉費每年550元/畝,而且每5年遞增10%。大園區大量的用工需求,為各村在家剩余勞動力創造了務工掙錢的機會。
洪山鎮良善埡村村黨支部書記陳建學說,自從整村發展起晚熟柑橘,他們村里就沒有了閑人,人手不夠時,還得請政府到外面去調人。去年,基地給村民支出的工資就達126萬元。
創辦村級園,立脫貧致富標桿
龔希宏早年離開良善埡村,輾轉各地,后來在長春從事通訊工程,漸漸地積累了一定資本。前兩年,龔希宏回到村子里,開荒、修路,種各種蔬菜,但沒能賺到錢。正準備放棄時,楊氏果業來了,龔希宏調整思路,也種起柑橘,今年5月,他的柑橘園達460余畝。
良善埡村除了1500余畝地勢平坦的田地流轉給楊氏果業外,還有1000余畝處于山丘的坡地,目前回引了3個本村在外創業成功者創辦起本村脫貧攻堅產業園,龔希宏一共拿了600多畝,除了柑橘,還種了幾十畝核桃,還有幾十畝水產。另外兩個業主都是柑橘。
本村的產業園與楊氏果業簽訂了產品回購協議,銷售不用愁,業主只需全心全意把園子經營好。“我們給的工價比楊氏果業高,他們每天60元,我們給70元甚至80元,中午還供一頓飯,而且連續滿勤兩月的每天加10元,村民在我們這里能掙更多錢。”龔希宏說。
“本村的脫貧攻堅產業園給本村農民成功樹立起致富奔小康的標桿,能充分激發群眾尤其是貧困戶依靠自身力量甩掉貧困帽子,走向富裕之路的信心和勇氣。”陳建學說。
做精小庭園,成農戶發家門路
在規劃時,各村均遵循各家各戶自愿,將房前屋后一些自留地及荒坡留給他們,在政府統一規劃下,建設起一個個小庭園,種什么雖然由村民自己做主,但大多選擇主導產業。
良善埡村共548戶人家,除了常年在外的約200多戶外,其他350戶左右都建設了小庭園,戶均面積1畝左右,大部分種上了柑橘,少量種植自家食用的蔬菜、瓜果。
良善埡村目前正在籌備成立柑橘種植專業合作社,準備將每家每戶的小庭園聯合組織起來,并與楊氏果業和村里的脫貧攻堅產業園深度對接,以解決產前、產中及產后的各種問題。
以楊氏果業擬定的反租倒包畝產3000斤為例,每戶的小庭園也能年產3000斤,按每斤最低收購價3元計算,1畝產值也能達9000元,因此每個小庭園年增收能穩定在9000元。
閬中市農牧業局選派到各村的農技員正加緊對農民進行產業技術培訓,村上的農民夜校也時常聘請外面的專家到田間地頭講課,目的是要達到“戶有致富門路、人有一技之長”。
“等以后的職業農民越來越多后,不管是楊氏果業還是各村的脫貧攻堅產業園都需要,反租倒包會是一個十分受歡迎的經營管理方式。”閬中市農牧業局黨委委員陳志紅說,整個江東脫貧奔康晚熟柑橘產業帶反租倒包面積已達2700畝,共有210戶貧困戶參與返包。
“不久的將來,農民把自己家的小庭園做精做細,然后再運用手里嫻熟的技術和經驗去大園區反租倒包幾十上百畝,一家人即使不外出,也能掙上一筆可觀的收入。”陳志紅說。
相關標簽:閬中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