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07 作者:佚名 來源:河南日報
南召縣留山鎮石嶺灣村的貧困戶尚興山便開始忙著在山坡上采摘蠶繭,今年春季他放養了5斤蠶種,一斤蠶種大概收獲400斤蠶繭,按照市場行情,這一季他家凈收入近18000元。
“這些蠶寶寶可是俺家脫貧致富的寶貝啊。柞蠶放養清明節上山,端午節下山,時間兩個月左右。從最初的2斤蠶種到現在的5斤蠶種,這兩年每年毛收入都有上萬元,要不是縣里政策扶持養蠶,真不知道俺咋維持一家的生計!”尚興山說,早些年他患上了高血壓,前年又出現腦梗塞,妻子耳朵失聰,孩子正在上學,家里沒有穩定的經濟來源,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近幾年,南召縣實施產業扶貧,出臺一系列惠農政策?h里的裕達蠶業農民合作社動員他入社成了會員,還免費給他提供優質蠶種、技術指導、伐坡機械,甚至連驅鳥液、滅蟲藥都送到手上,同時簽訂協議以最低保護價收購蠶繭,讓他消除后顧之憂。
依靠養蠶看到脫貧希望的還有城郊鄉東莊村的貧困戶洪其順。洪其順愛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繼而引發雙目失明,完全喪失了勞動能力。今年春季他在300畝的柞坡上放養8斤蠶種,除去蠶種、雇用零工等生產成本,凈收入3.5萬元。
南召縣多山,山上長滿柞樹,適合柞蠶養殖。養殖柞蠶已成為山區人民收入的主要來源,群眾中流傳著“吃飯靠種地,掙錢靠養蠶”的俗語。目前已開發利用的柞坡有122萬畝,常年柞蠶放養量5000公斤,年產蠶繭150萬公斤,產量占河南省的60%以上。
“我們把柞蠶放養作為產業扶貧的重要抓手,采取政策傾斜、新型經營主體帶動、示范基地促進等措施,建成柞蠶生產基地30萬畝,放養農戶發展到1680戶,蠶農戶均年收入3萬元!蹦险倏h蠶業局局長程興華說,今年建檔立卡貧困戶中有155戶養殖柞蠶,共放養蠶種610斤,實現經濟效益450萬元。
相關標簽:南召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