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2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黨的十九大指出,從現在到2020年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期,其中最艱巨的任務是打贏脫貧攻堅戰。“小康不小康,關鍵看老鄉”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打贏脫貧攻堅戰接地氣的論述,中國是農業大國,農村是貧困人口最集中的區域,農民能不能真正實現脫貧是檢驗扶貧工作的標準之一。
網絡扶貧 農業脫貧新途徑
2016年4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指出,“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讓更多困難群眾用上互聯網,讓農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出鄉村”。這為新時期下的扶貧工作指明了方向,提出了新的要求,也說明了網絡扶貧成為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的有力手段和必然選擇。
網絡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為脫貧攻堅提供了新的思路、方法和路徑。2016年10月,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網絡扶貧行動計劃》指出,網絡扶貧五大工程中的農村電商工程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為扶貧插上“互聯網+農業”的翅膀,通過網絡扶貧行動推動貧困地區農村特色產業發展,讓更多的群眾用上互聯網,讓更多的農副產品通過互聯網走向大市場。
企業扶貧 精準脫貧新動力
企業是市場的主體,同樣也是精準扶貧的重要力量。積極參與國家扶貧事業,既是企業應承擔的社會責任,也是難得的發展機遇。近年來,農業農村電子商務快速發展,新業態蓬勃興起,發展農村電子商務,讓更多農產品走出鄉村,為貧困地區的經濟發展找到內生動力,田上新農科技有限公司便是這支網絡扶貧隊伍的一員。
作為立足西部、成立西安、惠及農民的新型網絡科技公司,從成立之初就以“提高農民生產收入,改善居民生活品質”為核心價值觀,以國家“十三五”期間提出的現代農業發展規劃為基礎思路,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國家戰略部署,踐行網絡精準扶貧行動計劃,充分結合西部地區及陜西省農業特色,全面落實西部大開發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相關政策,致力于傳統農業流通方式的轉型升級,加速農業產值的結構變化與總量提升。田上新農依托線上交易平臺和大唐秦東農副產品交易物流園區,實現線上與線下的結合,運用O2O發展模式,完善信息流、物流、資金流和商貿流的全產業鏈條,帶動農業“從我的田上,到你的桌上”模式的創新升級,全力打造農業互聯網的全平臺模式,實踐“互聯網+農業”的創新融合。
日前,中央網信辦、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務院扶貧辦、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2018年網絡扶貧工作要點》,要求堅持大扶貧格局,盡銳出戰,精準施策。為積極配合2018網絡扶貧工作的實施,落實農業產業精準幫扶的指導意見,田上新農首個電商云平臺擬落戶陜西省蒲城縣,針對當地直樂村千年直社貢棗的網絡銷售探索新路子、打造新模式。此次網絡扶貧項目,是田上新農和蒲城縣政府“政企合作、精準扶貧”的新舉措,秉承讓棗農受益為根本原則,幫助該村推進農業電商建設,對當地棗業進行市場開拓和品牌培育,加快直社貢棗產業化、規模化、成熟化的發展,讓棗農借助云平臺的服務手段,提品質創品牌,使千年直社貢棗長出嫩芽結新果。
文化扶貧 農民脫貧新思路
陜西省蒲城縣是歷史文化名城,陜西產糧第一大縣,被譽為酥梨之鄉和焰火之鄉,現行通用計時“北京時間”誕生于此,國民將軍楊虎城和清代名相王鼎皆出生于此,素有“將相故里”之美譽。蒲城縣孫鎮直樂村,有一片古棗樹林——“直社貢棗”,俗稱疙瘩棗,皮薄肉厚棗核小,水煮后可以拉絲,含糖量很高。
據當地民間記載,直社貢棗種植已有1200多年的栽培歷史,并與晉公子重耳有頗深淵緣。相傳公元前655--644年的12年間,晉國公子重耳一行流亡路過洛河直社段,遇兩位好客守泉老人為其準備粽子,重耳一行感激不已。后重耳繼位成晉文公,每當想起直社棗米糕就對兒子臣子們敘說棗米的糕軟糯香甜和直社人如何淳樸好客,于是直社棗就逐漸為人所知。鄉親為了紀念重耳就把棗米糕改叫晉糕,后來歷朝歷代地方官員就以直社棗做為貢品孝敬皇上。多年以來,好客的直社人招呼貴客就蒸晉糕的習俗一直流傳。目前現存的數千棵古棗樹,最大一棵成人已難以合抱,歲月蒼蒼數百年,如今已是經歷數個朝代的古棗樹依然枝繁葉茂,年年碩果累累,默默守護著這個古老的村落,直樂村也因這個古老的傳說而更具魅力。
近年來,蒲城縣孫鎮直樂村以鄉村振興戰略為依托,緊緊圍繞省、市、縣各級黨委政府提出的“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按照“搶機遇、促發展、爭上游、構和諧”的工作思路,不斷探索鄉村旅游之路,結合美麗鄉村建設,實施旅游帶動產業戰略,提升文化旅游品位,利用當地得天獨厚的溫泉水資源,把黃土高原獨特的黃土地貌,與現代農業生產基地結合,構建原始、原生態、原汁原味的美麗鄉村畫卷。
蒲城地處洛河地區,有著豐富的生態天然礦泉,水溫高達42℃,屬典型復合型康療溫礦泉水,經專家檢測認定,這里的地下水是可以直飲的優質礦泉水,水中富含鈣、鈉、鐵、鎂、等多種珍貴的礦物質,對人體具有極好的保健理療作用。豐富的礦物質地下水源,讓這里的植被瓜果營養物質豐富,口感香脆甜美。
田上新農注重扶貧同扶志、扶智相結合的思路,利用自身網絡平臺和技術開發優勢,結合直樂村自然環境特點和農產品發展優勢,為當地農產品電商設計了立足實際、符合市場、惠及農戶的發展思路,從種植、培育、市場、品牌等多個方向,幫助農戶解決切實問題,幫助農民脫貧致富,推動村域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據統計,直樂村現存600年以上古棗樹11819棵,栽植棗樹面積達2000畝,在堅持以穩定糧食生產的基礎上,積極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具有傳統優勢經濟作物,致力于打造皮薄、肉厚、味甜的“直社貢棗”品牌,依靠該品牌效應相繼開發了“直社酥梨”、“直社黃花菜”、“直社核桃”、“直社葡萄”和”尖頂柿子”等一系列產品,切切實實惠及農民、幫助農增產增收。
新思想指引新征程,新部署帶來新變革。農村電商的發展,讓中國農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巨變。在互聯網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的浪潮下,中國農村產業生態鏈不斷優化升級,農村電子商務推動了農業產業升級、農村發展、農民增收,網絡扶貧的作用日益彰顯,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在田上新農和農戶的共同努力下,這片黃土高坡的村落會有著別樣的韻味,涓涓流淌的泉水,會讓直樂村變成渭北地區的一片圣地。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