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7-3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擦亮糧食信貸的金色招牌
——農發行山東省濱州市分行服務夏糧收購呈現新氣象
耿大偉 李磊
農發行“因糧而生、伴糧成長、隨糧壯大”,糧食收購信貸業務始終是農發行的立行之本,發展之基,是服務實體經濟的最佳著力點。今年夏收以來,農發行山東省濱州市分行以服務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為主線,以助力糧食產業振興為抓手,在充分保障夏收資金供應的基礎上,探索出了一條“助糧振興”的新路子,呈現出服務夏收的一派新氣象。
扎根糧食產業沃土打造糧食信貸品牌
濱州市位于黃河下游,北臨渤海灣,現轄五縣二區和三個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9453平方公里,人口380萬。濱州是傳統的糧棉大市、農副產品加工大市,農業資源豐富。全市糧食生產實現連續十六年豐產豐收。2017年,糧食總產量355.6萬噸,占全省糧食產量的7.53%,是山東優質小麥、玉米等糧食作物主產區之一。2017年,全市糧食產業實現銷售收入1186億元,糧食產業形成了千億級產業集群。更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全國首屆糧食產業大會在濱州召開,濱州市被國家糧食局授予“全國糧食產業經濟發展示范市”榮譽稱號。濱州市糧食產業,通過政府引導、龍頭帶動、科技支撐、融合循環發展,逐步形成了“濱州模式”。這些優質資源,為農發行濱州市分行履行政策性銀行職能,服務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搭建了廣闊的舞臺。農發行濱州市分行立足得天獨厚糧食產業資源,多年來矢志不移做精做強糧食信貸業務,打造了一塊既“干得好”又“叫得響”的金色招牌,并連續兩年獲評總行“糧棉油信貸管理工作標桿行”稱號。
牢記使命強化擔當早細嚴實備戰夏收
2018年,農發行濱州市分行把服務夏糧收購作為階段性中心工作來抓,提前行動,開拓思路,備足20億元信貸資金迎戰夏收。一是堅持一個“早”字。提前制定托市收購啟動與不啟動兩套預案,及早認定、公布收購資金貸款客戶名單;并密切與市糧食局、中儲糧濱州直屬庫、市農業局等部門聯系,全面、精準掌握夏收市場變動情況,為各項工作順利開展“打好提前量”。二是力求一個“細”字。按照“五個到位”的要求,即:封閉運行落實到位、具體操作細節到位、信貸政策宣傳到位、員工隊伍和各方責任明確到位,成立夏糧收購資金供應與管理領導小組,切實加強組織領導工作,確保夏收保障工作環環相扣、有序開展。三是牢記一個“嚴”字。深入分析市場化收購潛在風險點,狠抓客戶準入、額度核定、貸款發放、庫存監管和收貸收息五個關鍵環節,嚴密防控信貸風險。同時,創新開展“信用保險貸模式”,進一步強化擔保措施。四是秉承一個“實”字。以產業化龍頭企業為依托,大力支持糧食全產業鏈及訂單農業發展,通過糧食產業鏈條延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在更深層次上解決“賣難”問題。截至7月4日,全行共支持收購小麥47559萬斤。
發揮產業資源優勢盤活鄉村振興資產
農發行濱州市分行堅持把服務夏糧收購工作放到糧食信貸業務全局中“統籌擺布”,通過促進糧食產業振興,帶動農民增收致富,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扎實履行政策性銀行使命和政治任務。一是精準厚植千億級產業集群,聚焦現代農業發展。把握“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貫通”要點,統籌做好政策性、市場化收購信貸工作,全力推進區域糧食產業由大到強,“走在前列”。二是精準選擇支持產業,助推產業融合發展。充分挖掘當地糧食加工產業集群、產能集聚、市場集中的鮮明優勢,找準切入點,牽好購銷線,拓展產業鏈,采取“點穴”手法,重點支持優勢主導產業和特色新興產業。以中裕食品為代表,分別投入小麥龍頭企業購銷貸款、土地規模經營貸款、優質小麥循環生態基地建設基金,助力企業建成了從田間到餐桌國內最長的優質小麥循環經濟產業鏈條,成為國內面粉企業巨頭;以西王集團為例,分別投入玉米購銷貸款、玉米初加工貸款、玉米精深加工貸款,助力企業打造玉米全產業鏈格局。三是精準把握服務對象,助力農民增收致富。在扎實做好政策性糧食購銷儲工作的基礎上,遴選優質糧食龍頭企業作為載體,實現惠農、富農目標。支持以中裕食品為代表的龍頭企業推廣“訂單式”農業,采取“三免一加”(免費供種、免費播種、免費收割、加價收購)合作種植和“五統一”(統一供種、統一施肥、統一指導、統一收割、統一收購)管理模式,從一粒種子開始,直到收割入庫,切底解決“賣難”問題,幫助農民端牢“飯碗”。四是精準運用支持模式,豐富信貸支農手段。在貸款品種上,采取宜“政”則“政”(政策性)、宜“商”則“商”(自營性)。堅持有保有壓,按照滿足產業導向、合作情況、成長性和規模導向“四個維度”的標準,實施企業“名單制”管理,助推糧食產業做強做大,充分發揮政策性金融“四兩撥千斤”的作用。同時,探索推出了“產業搭橋貸”模式,通過信貸資金“無形的手”,為種糧農民、購銷企業、加工企業之間架起“有形的橋”。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