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01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住上漂亮新房子,有了增收新路子
貴州部分易地扶貧搬遷城鎮化安置區見聞
新華社貴陽7月31日電(記者楊洪濤)盛夏時節,大方縣奢香古鎮,梯田滿目翠綠,一派生機盎然。坡屋面、小青瓦、轉角樓……帶有濃郁彝族建筑風格的房屋環繞梯田周圍,令人流連忘返。
大方縣地處我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烏蒙山區,位于縣城的奢香古鎮既是旅游景區,也是當地易地扶貧搬遷安置區。今年37歲的搬遷戶彭義就住在這個風景如畫的安置區。
彭義說,他家有4口人,老家的磚瓦房破舊不堪,還不夠住。以前,他在外打零工,收入不穩定,妻子在家種玉米、土豆,一年下來,僅夠維持溫飽。所以當動員搬遷時,他第一個報了名。去年9月,一家人拎包入住新房。
說起搬遷的好處,彭義深有感觸。在新家,出行、看病、上學樣樣方便,搬家當月,他就在安置區附近的蔬菜育苗基地找到了工作,一天8小時,月工資2700元。
“隨著農業產業鏈的完善,搬遷貧困戶逐漸變為‘農業產業工人’。”恒大集團扶貧辦主任姚東說,恒大集團在幫扶大方縣脫貧中,通過援建育苗基地、蔬菜大棚等農業基礎設施,引進上下游關聯企業,讓易地扶貧搬遷戶有了穩定的增收渠道。
連日來,記者在銅仁市、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等地采訪了解到,越來越多像彭義這樣長期居住深山的貧困群眾,陸續住進了縣城的新房子,逐漸找到增收的新路子,生產生活方式正加速改變。
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2020年前貴州累計將實施易地扶貧搬遷187.7萬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49.3萬人。
“采取城鎮化集中安置,是貴州從實際出發的理性選擇。”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局長王應政說,貴州山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的省情實際,決定了“農村”搬“農村”不僅難以從根本上實現脫貧發展,還會因擠占安置地資源引發新的矛盾。從群眾長遠利益出發,貴州果斷調整安置方式,省委、省政府決定從2017年起,全部實行城鎮化安置。
為確保“穩得住、能致富”,在易地扶貧搬遷過程中,貴州堅守“一戶一人以上就業”的底線。按照規定,搬遷前即須做好市場與就業“雙向調查”,以崗定搬、以產定搬,安置容量和就業崗位不足的,鼓勵實施跨區域搬遷。
據貴州省水庫和生態移民局初步統計,2016年項目的搬遷戶中,已實現1人以上就業家庭9.7萬戶,占有勞動力家庭的98.98%,戶均就業1.78人,基本消除“零就業”家庭。
相關標簽:貴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