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1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本報記者盧靜
云南省天然草原面積2.29億畝,占全省國土總面積的38.74%。自2011年實施草原生態保護補助獎勵政策(以下簡稱“補獎政策”)起,落實禁牧2731萬畝、草畜平衡15069萬畝,涉及全省15個州(市)、109個縣(市、區)。補獎政策的實施,有力促進了草原生態持續向好和草原畜牧業生產方式不斷轉變,推動了全省農牧民收入增長,在打贏脫貧攻堅戰中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云南省129個縣中,有88個縣是貧困縣,是全國貧困縣占比較高的省份之一。貧困覆蓋面廣、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重。補獎政策實施范圍覆蓋了全省82個貧困縣(市、區),其中,國家級貧困縣73個、省級貧困縣9個,占全省貧困縣總數的93.2%,成為了助力脫貧攻堅的重要力量。
一方面,政策直補幫助脫貧。全省每年向農牧戶直接發放補貼5.8155億元。如迪慶州香格里拉市格咱村,戶均補獎政策收入達5405元,最高的戶達9038元。另一方面,產業發展助推脫貧。結合云南省產業扶貧工作方案,當地指導貧困縣依托補獎政策績效考核資金,大力支持發展基礎好、帶動能力強、與建檔立卡貧困戶聯系緊密的草畜產業項目落地生根。2017年,82個貧困縣得到補獎政策績效考核獎勵資金2.1835億元,充分發揮了產業扶貧增收的帶動作用,幫扶貧困戶11.412萬戶。
西盟縣以實施補獎政策為契機,創新體制和機制,引進肉牛養殖企業,帶動肉牛產業發展,為沒有主導產業的貧困鄉(鎮)、村培植骨干產業,建立了“政府+企業+合作社+貧困戶”的產業扶貧模式。全縣規劃建設13個肉牛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小區),目前已建成9個,存欄肉牛5700頭,其余有望年底全面完工,存欄肉牛將達1.2萬頭。項目建成后,預計可帶動1.2萬余名貧困人口參與肉牛養殖和優質牧草種植等,有望實現人均增收3350元以上。
相關標簽:云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