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1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甘肅省農科院80年矢志服務“三農”做中堅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吳曉燕 魯明)日前,甘肅省農業科學院迎來建院80周年。記者從該院獲悉,80年來,面對甘肅自然條件嚴酷、生態環境復雜的現狀,該院秉承服務三農、吃苦耐勞、開放包容、求實創新的“農科精神”,逐步成為國家農業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和服務甘肅“三農”的中堅力量。
甘肅農科院始建于1938年,前身為甘肅省農業改進所。之后幾易其名、幾經變更。新中國成立后,農業科技事業得到了快速發展,該院從4個研究所逐步發展為擁有14個專業研究所的綜合性現代農業科研機構,研究領域涵蓋了甘肅現代農業發展的各個方面,并在全省建有22個綜合試驗站、8個農業部野外科學觀測試驗站,有國家胡麻改良中心甘肅分中心、中美草地畜牧業可持續發展研究中心等省部級創新平臺18個。“十三五”以來,該院積極自覺擔當,主動服務大局,在全省23個深度貧困縣區組建了專家團隊、設立了產業扶貧項目,為產業扶貧提供堅實的科技支撐;同時,牽頭成立了甘肅省農業科技創新聯盟,著力構建全省農業科技資源大聯合、大協作的格局,并依托創新聯盟,凝練提出了以協同創新平臺、資源共享平臺、咨詢服務平臺和現代農業產業技術體系建設為主要內容的“甘肅省現代農業科技支撐體系建設”項目。
80年來,甘肅農科院堅持開拓創新、刻苦鉆研,扎根在400多個農村基點,創造出了1200多項科技成果,選育出作物新品種200多個,讓科技成果之花開遍了隴原大地。其中,“抗銹小麥新品種選育及推廣工程”入選新中國成立60周年甘肅成就地標;隴薯系列馬鈴薯新品種、隴亞系列胡麻新品種、隴椒系列辣椒新品種、隴谷系列和隴糜系列小雜糧新品種、隴鑒系列小麥新品種等成為全省農業的主導品種,有力支撐了甘肅糧食安全、農產品有效供給及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該院研究集成應用了以“121集雨節灌”、全膜雙壟溝集雨種植、馬鈴薯黑色地膜種植等為主的旱作農業重大技術,大幅度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成為我國北方旱作區的主推技術,以及壟作溝灌、膜下滴灌、戈壁農業、設施高效栽培等技術模式,有力助推了甘肅的現代農業發展和脫貧攻堅進程。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