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0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操戈 鄧衛哲)8月18日,由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牽頭承擔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特色經濟作物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在海南正式啟動。
在農業生產中,化肥和農藥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依據不同學者的研究,化肥在我國糧食增產中的貢獻率達21%~58%,80%~90%的農業病蟲害依賴化學農藥防治。但生產中對化肥和農藥的過度依賴和不合理使用,正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為此,科技部從2016年開始,歷時5年,共設置49個項目,國撥經費共23.97億元,設置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重點專項(以下簡稱“兩減”專項)。作為國家首批改建的7家科研項目管理專業機構之一,農業農村部科技發展中心負責專項具體管理工作。
“兩減”專項的研究路徑是通過研究化學肥料和農藥高效利用機理與限量標準、肥料農藥技術創新與裝備研發、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技術集成與示范應用研究,構建化肥農藥減施增效與高效利用的理論、方法和技術體系。根據“兩減”專項要求,力爭到2020年,項目區氮肥利用率由33%提高到43%,磷肥利用率由24%提高到34%,化肥氮磷減施20%;農藥利用率由35%提高到45%,減施30%。
據了解,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化學肥料和農藥減施增效綜合技術研發”試點專項“特色經濟作物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項目是2018年度立項的“兩減”專項第三批項目的任務安排,項目獲批財政經費4485萬元,共設10個課題,分別從共性技術研發、技術集成和示范推廣三個板塊開展聯合攻關。
該項目首席專家、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環境與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易克賢研究員介紹,項目研究團隊將聯合51家產學研優勢科研、生產和推廣單位進行攻關。針對我國甘蔗、煙草、橡膠、麻類、中藥材、咖啡和木薯等七大類特色經濟作物現有化肥農藥過量施用、耕地用養失調、養分利用率低和主要病蟲害防治時機把握不準、施藥技術和器械落后、防控過度依賴化學農藥等現狀,以及化肥農藥減施關鍵技術的熟化程度不高、技術碎片化、集成度低、示范推廣滯后等問題,緊緊圍繞化肥農藥使用量零增長和減施增效的總要求,按照化肥農藥減施增效“控、調、改、替、精、統”的技術策略和路徑,緊密結合特色經濟作物生產實際需求,提出肥藥施用技術指標。
易克賢告訴記者,該項目將示范推廣500萬畝,示范區化肥農藥用量減少均達到25%、利用率分別提高12%和8%,農作物平均增產3%。輻射帶動1000萬畝,培訓農技人員3000人次、培訓農民15萬人次。通過大面積示范推廣應用,顯著提升特色經濟作物的綠色生產技術水平,促進農民增收、農產品質量安全和產業可持續發展。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