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7 作者:佚名 來源:央廣網
生態環境部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啟動“千里眼計劃”
央廣網北京8月27日消息(記者 杜希萌)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打贏藍天保衛戰,精準治污的要求越來越嚴,生態環境部昨天(26日)表示,將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全面啟動“千里眼計劃”。
“千里眼”將利用衛星遙感技術篩選出不同區域內PM2.5年均濃度較高的熱點網格,作為重點監管單元進行監控。即便監管人員遠在千里之外,也可以準確定位“污染”。目前,生態環境部已經在京津冀及周邊區域劃設3600個熱點網格,今后還將覆蓋汾渭平原及長三角等全部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
如果將京津冀“2+26”個城市按照3000米×3000米的范圍進行劃分,可以劃出精確到位置的36793個網格區域,通過衛星遙感技術監測,結合氣象數據、空氣質量監測數據,可以判斷出其中3600個區域的PM2.5濃度相較于其他區域更高,生態環境部環境監察局局長田為勇說,這就是環境監管領域常常提到的“污染熱點區域”。
作為重點監管單元,一旦網格內PM2.5出現升高或變化時,監管人員可快速準確定位“污染”的經緯度位置。田為勇介紹,熱點網格監管這種技術化手段化解了以往依靠人海戰術和檢查經驗搜尋污染源的尷尬,即便污染源隱藏在工廠的某個車間里,或者隱藏在家庭院子的作坊里,也可精準定位。
他說:“過去我們老是找不到目標,‘千里眼計劃’是讓地方政府或者企業知道,我們不用去人,就知道他那個地方有污染,或者改善程度怎么樣。比如地方環保局發現某個地方的PM2.5總是比周邊高,就應該主動去查,如果不去查,這邊就會持續報警,如果地方沒動,我們會派人去幫他‘會診’。”
“千里眼計劃”的實施,是否真的能成為監察人員監管散亂污企業的法寶?對其成效,生態環境部是否有過測算?環境監察局稽查處副處長李巍此前參與了熱點網格監管在滄州為期一年的試點工作,他說,去年滄州在126個熱點網格全面排查出網格內涉氣污染源企業6325家,鍋爐4143臺,發現各類環境問題7760個。鍋爐中,大概有一半是10蒸噸以下的小鍋爐。2017年的7月到12月,滄州整個熱點網格的PM2.5下降了38.3%,全市PM2.5濃度下降19%左右。
按照生態環境部的安排,今后,京津冀“2+26”個城市每月會收到涵蓋“PM2.5月均濃度最高,同比去年PM2.5濃度改善情況最差以及環比上月改善情況最差”三類熱點網格的預警信息。田為勇說,目前他們已分別向京津冀“2+26”各個城市推送了6、7月份的預警網格名單,以北京為例,7月最差網格均位于昌平區內;天津月度濃度最高和同比去年改善程度最差網格則位于薊縣。
此外,生態環境部今年6月在地方進行了地面監測微站和移動式監測設備等技術手段的試用。通過移動式空氣質量監測設備,環境監察人員每10秒鐘就可檢測出一個濃度數據,并實時傳輸到手機軟件上。
生態環境部還從京津冀及周邊區域3600個熱點網格中再選出了800個重點網格,將監管網格范圍縮小到每500米×500米,并布設了PM2.5小微監測站。田為勇說,“熱點網格+地面監測微站+移動式監測設備”的監管模式,使得治污效能明顯提升。
據了解,下一步,生態環境部將逐步擴大“千里眼計劃”實施范圍。今年10月起增加汾渭平原11城市;2019年2月起增加長三角地區41城市,從而實現對重點區域的熱點網格監管全覆蓋。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