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7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沈陽8月27日電(汪偉 丁非白)“全省所有的鄉鎮均完成了國庫的設立、恢復工作,1-7月份一般預算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長28%……”遼寧省財政廳近日拿出鄉鎮財政的“半年報”,這樣的成績得益于縣鄉財政體制改革。
近年來,遼寧省在以彰武縣為代表的部分市縣探索縣鄉財政“分灶吃飯”改革,并于今年在全省推開。改革打破過去縣級財政為鄉鎮財政兜底的模式,將與經濟發展相關的部分稅種下劃至鄉鎮,賦予其財政和工作的自主權。
據遼寧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原有縣鄉財政體制對保障鄉鎮政權正常運轉和各類支農惠農政策有效落實,發揮了積極作用。但隨著形勢的發展,體制僵化、部分市縣統得“過死”等問題也導致鄉鎮財政保障能力弱化。“改革后,鄉鎮活力被極大地調動起來。”
一張紙兩面用;冬季為了節省取暖費,三層的辦公樓辦公人員擠在一層……作為率先探索改革的彰武縣,鄉鎮首先在節流上下功夫。“縣里不兜底,咱自己得把賬算細了。”大德鎮鎮黨委書記段文剛說,除了節流,鄉鎮更重要的是大力招商開源。
正如段文剛所說,今年以來葫蘆島市綏中縣沙河鎮黨委書記李軍就沒閑著,了解本鎮企業納稅情況,調查閑置土地,研究招商引資上項目。不久前,沙河鎮就利用廢棄加油站和廢舊廠房,引進了加氣站和玉米深加工項目,年底能新增收入60多萬元。“不琢磨不行啊,現在‘分灶吃飯’了。”李軍說。
據遼寧省財政廳相關負責人介紹,針對鄉里沒有建設用地指標安置項目問題,設立“飛地”等配套改革也在推進,鄉里可以將項目安置在縣里成熟的開發區,實現的稅收由開發區與鄉鎮按一定比例分成或全部留給鄉鎮。此外,遼寧明確了鄉鎮與村之間的收入增量全留或分成政策,村干部請能人回鄉、企業進鄉、項目留鄉的主動性明顯增強,鄉村振興的“地基”不斷夯實。
相關標簽:遼寧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