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8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陳發明 通訊員 焦德宏
“如果不是實行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這么干旱的天氣,莊稼灌溉都成問題,生態林和草原灌溉根本不能保障,麻煩就大了。”一項節水技術的推廣,讓甘肅省張掖市民樂縣永固鎮南關村黨支部書記丁建泰感慨不已。
永固鎮地處祁連山腳下,平均海拔2500米,氣候冷涼,90%的耕地主要種植大麥、油菜,經濟效益低下,當地群眾把這種靠天吃飯的耕地叫作“懶漢田”。以前,當地的耕地每畝100元流轉都無人問津,許多農民因種地不劃算,舉家外出務工。
人走了,地可不能白白撂荒。為了破解種植效益低下的困局,民樂縣在沿山冷涼地區的永固鎮、南豐鎮探索現代高效農業,從解決農業灌溉難題入手調整農業種植結構,實驗種植高原夏菜、中藥材、小雜糧和燕麥等經濟作物。
2016年,當地種植的高原夏菜、中藥材和壟播馬鈴薯的純收入都達到傳統作物大麥、油菜的5倍以上。2017年,永固鎮種植特色作物面積達到4.8萬畝,占總播種面積的70%以上。曾經無人問津的土地也成了搶手貨,每畝流轉租金達到340元。
種植結構轉型讓昔日的“懶漢田”煥發出新活力,當地干部群眾開始琢磨怎么降低農業成本。永固鎮鎮長李國志分析說,如果能對多年種植單一品種、大量使用化肥的土壤進行修復,再配合高效節水灌溉,農業收益會進一步提高,農業成本也會降低許多。
2018年,永固鎮立足生態保護,整合項目資金,實施高效節水水肥一體化項目,投入資金300多萬元,架設主管10公里,鋪設滴灌管帶20公里。
當地種植大戶蘇彪今年在永固鎮流轉土地種植高原夏菜,2500畝土地全部配套了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設施。“采用膜下滴灌,全生育期滴水8次,每畝地比原先的大水漫灌節約用水300立方米。”對于節水灌溉,蘇彪經驗豐富,高原夏菜每次灌溉每畝控制在10立方米水左右,土壤可以因良好的休養生息而得到改良。如果每畝超過15立方米水,土壤就會板結。
除了節水,水肥一體化設施還有更多好處。“土壤過濕,也容易滋生病蟲害。濕度控制好后,原來需要噴灑3次農藥的農作物,現在只需要在生長初期噴灑1次就夠了。”蘇彪說,僅噴灑農藥一項節約的人工和農資費用,每畝每年就有200多元,再加上滴灌系統精準滴灌農藥、肥料到作物根部,節約用肥40%,農藥使用降低30%左右,降下來的成本非常可觀。
隨著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設施的推廣,民樂縣現代生態農業發展的路線日漸清晰。“雖然土地用水量少了,但每畝地的標準配水量并沒有少,省下的水資源一部分用來灌溉生態林,服務城鎮鄉村綠化,還有一部分進入了水資源交易平臺進行交易。”丁建泰算了一筆賬,如果實施水肥一體化項目1萬畝,將為民樂戈壁現代農業提供充足的水資源,同時進入交易平臺的水資源將達到100萬立方米,產生一筆可觀的收益。
丁建泰說,縣里可以將這筆收益作為發展現代生態農業的建設資金,擴大水肥一體化節水灌溉面積,從而進入良性循環。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