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8 作者:佚名 來源:網絡整理
重視抓好頂層設計。今年5月,印發《山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提出“一年提標擴面、兩年初見成效、三年全面提升”目標,對全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作出部署安排。實施方案堅持因地制宜、高標定位,注重與《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0年)》的聯接、與“五個振興”工作方案的對接,細化量化各項重點任務。截至目前,全省17個市全部起草形成實施方案初稿,全部137個縣(市、區)正在制定實施方案。
發揮規劃引領作用。山東省把制定規劃作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基礎性工作,按照“先規劃后建設、先設計后整治”原則,科學編制規劃,注重分類指導。目前,全省75%的縣(市、區) 編制了縣域鄉村建設規劃、95%的鄉鎮編制了鄉鎮總體規劃,48%的村莊編制了村莊規劃,初步形成了縣域村鎮體系規劃為綱領、村莊規劃為主體的鄉村規劃體系。
強化投入保障。山東省通過爭取國家支持補一塊、省市縣財政拿一塊、政府債券籌一塊、社會資本融一塊、集體經濟投一塊、群眾自籌掏一塊“六個一塊”的方式,多渠道籌集農村人居環境整治資金。2018年,山東省各級財政部門共籌集資金220.3億元,同比增長83%,其中省級119.69億元,市縣100.61億元。出臺《關于加快推進省級涉農資金統籌整合的實施意見(試行)》,改進涉農專項轉移支付制度,對關系省委、省政府重大決策部署的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項目資金,采取專項轉移支付分配下達,實現集中力量解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重大事項。
全面推進“廁所革命”。山東省2015年就開始試點,2016年全面啟動,率先在省域范圍內開展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省委、省政府印發《關于深入推進農村改廁工作的實施意見》,建立由省直12個部門參與的聯席會議制度,形成各部門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省、市、縣各級財政對一般農戶每戶補助900元,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補助1000元,讓群眾基本“少花錢甚至不花錢就能用上衛生廁所”。堅持把“管”放在突出位置,推動出臺農村改廁建設管理指導意見,加快維修服務、清運服務、利用處理三個體系建設,系統解決改廁后續管護問題。截至目前,全省累計改廁931.5萬戶,預計到2018年底基本完成鄉鎮內農村無害化衛生廁所改造。
加快推進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長效化。山東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加強城鄉環衛一體化工作的意見》,推動城市生活垃圾治理模式向村鎮延伸。創新管理運行模式,完善縣鄉村三級環衛管理體制,普遍設立鄉鎮(街道)環衛管理所。全面推行“戶集、村收、鎮運、縣處理”城鄉環衛一體化處理模式,實現了村鎮垃圾的全收集和無害化處理。目前,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到99%,2016年成為首批通過全國農村生活垃圾治理驗收的4個省(市)之一。
梯次開展農村生活污水處理。以縣(市、區)為單位編制縣域村鎮生活污水治理專項規劃,統籌考慮,梯次推進。因地制宜,推廣“建設運營一體、區域連片治理”的污水治理模式,逐步實現縣域內村鎮潛水治理項目建設運營一體化。編制《山東省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排放標準》,探索建設分散式小型污水處理設備。目前,山東省90%的鄉鎮建有污水處理設施,24.5%的建制村生活污水得到處理,計劃到2020年50%以上的村莊生活污水得到處理。
分類做好農業生產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編制《山東省加快推進秸稈綜合利用實施方案(2016—2020年)》,安排30個縣承擔中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試點項目,2017年全省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率達到89%。積極探索地膜污染防治新途徑,在東營市農高區等5個縣(市、區)開展地膜污染防治工程。在肥城市、臨淄區等8個縣(市、區)開展畜禽糞污和農業種植有機廢物資源化利用試點示范,探索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模式。實施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推進項目,預計到2020年全省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到81%以上,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100%。
相關標簽:山東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