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9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沿著山環水繞、綿延起伏的山區公路,筆者來到了安徽省全椒縣馬廠鎮復興村香妃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楊增環正在和十幾個農民一起,在香菇大棚里面采摘蘑菇。同行的馬廠鎮復興村黨總支書記劉貴德告訴我們,這些在大棚里工作的農民,就是楊增環幫扶的復興村貧困戶。近幾年,他們在楊增環的帶領下實現了居家就業增收,摘掉了困擾多年的貧困“帽子”。
全椒縣馬廠鎮復興村貧困戶陳存年在扶貧驛站里查看香菇菌棒。沈果 攝
2017年以來,全椒縣通過“鼓勵能人帶動、建立就業扶貧驛站、強化社區幫扶”等多種舉措,創新實踐“居家就業”雙贏發展新模式,讓貧困勞動者不出鎮村就獲得就業崗位和技能培訓,有力地拓寬了因故無法外出打工的貧困留守人員的脫貧渠道。
為打贏脫貧攻堅戰役,幫助貧困村早日脫貧,全椒縣對全縣9個貧困村從事創業活動和有創業意向的20名致富帶頭人,在創業意識、創業能力、扶貧帶動能力等方面,免費提供為期一個月的專業的培訓指導。
培訓結束后,縣人社部門為留守在家的貧困戶量身定制了相關的扶持就業和創業的優惠政策,主動接受培訓的致富帶頭人,就像播撒在廣袤農村大地上的一粒粒“致富種子”。在他們的引領、帶動下,貧困戶脫貧致富的道路越走越寬了。
復興村香妃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社長楊增環就是其中一粒“致富種子”。
全椒縣香妃農業種植專業合作社建起了該縣首個就業扶貧驛站。沈果 攝
復興村地處全椒縣西部山區,是滁州市和全椒縣兩級人社部門對接幫扶的貧困村。這里人均耕地面積少,經濟落后,很多青壯年離開家鄉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除了留守老人和小孩外,還有一些“老病號”和殘疾人。
在縣人社等部門的的幫扶指導下,楊增環在復興村承包了1120多畝土地,并建設了21個大棚。他還在山核桃林下套種了滁菊、安吉白茶等附加值高的經濟作物,還陸續建了10個香菇大棚,當年便實現收入100多萬元。據林業專家測算,等到所有山核桃正式掛果,每畝收入將達到18000元。
據楊增環介紹,他們合作社優先聘用貧困戶,每年為員工發放勞務工資130多萬元。縣里還撥付扶貧專項資金,作為貧困戶股金注入楊增環的合作社,合作社免費為貧困戶提供香菇大棚。農戶負責栽植菌棒,合作社負責回收香菇并無償提供全程技術服務。貧困戶除農產品銷售收入外,還按照股份參與合作社利潤的分紅,確保每戶種香菇年收入至少達1萬元。
據了解,全椒縣在產業帶動上,全面提升“四帶一自”效力,出臺“四帶”主體獎補辦法,實施“一村一品”“一戶一業”,加強貧困戶自主發展動力。截至今年6月,針對7355戶貧困戶實施到戶產業項目10092個。各類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共帶動貧困戶4630戶,帶動比例72%。
全椒縣扶貧辦主任陳繼龍介紹,該縣去年參與扶貧的農業產業化企業(工商資本)550家,共帶動貧困戶5280戶。通過申報、評比,對帶動作用比較好的5家農業產業化企業共給予獎補資金50萬元。
相關標簽:安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