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29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長沙8月29日電(記者周勉)夏秋交替的八九月間,是地處湘西的懷化市辰溪縣收獲稻花魚的時節,青山秀水中,這里稻田養魚的傳統已延續千年。過去,它是滿足當地人味蕾的一道時令美味,現在,稻花魚有了自己的扶貧“新任務”。
每年水稻插秧時,農人會投下一批當地原生品種“健鯉”的魚苗,由著它自然生長。等稻子黃了,魚兒吃下飄落的稻花后,便可起魚。健鯉一般長到三兩,最多半斤,鮮魚可煮湯、生煎或干燒。吃不完的,加鹽和料酒腌制兩個鐘頭后再蒸半小時,最后用木炭和米糠烘烤,制成可存放一年的魚干。
長田灣鄉方家灣垸子60歲的貧困戶方萬伍用這樣的方法養了、吃了一輩子稻花魚,從沒想到還能靠它掙錢。兩年前的一天,村干部帶來的“十幾個開著車的城里人”,跟他商議后便跳入田里捉起魚來。那天,城里人捉了200斤魚,老方得了5000元現金。前幾天,為了方便客人捉魚,老方提前在田里開了溝,還做了柵欄,把饞魚的鴨子攔在田邊。這一次,捉走的400多斤魚給老方帶來了8000多元收入。
同鄉的張忠愿在前年成立了合作社,吸納一百多戶貧困家庭參與。游客們捉不完的魚可以按每斤18元的保底價全部交給他,一部分供應給定點餐館,一部分送往水產市場,剩下的按古法制成魚干。“四斤鮮魚出一斤魚干,去年我們以每斤128元的價格在網上賣了5000斤魚干。”張忠愿說,他們還通過電商以每斤15元的價格賣出1.6萬斤稻魚米。
今年2月,辰溪稻花魚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稱號。辰溪人知道,這魚之所以能“擔負”扶貧重任,在于保持了千年的原生態養殖方式和獨特的養殖環境。縣農技推廣中心主任黃世聰介紹,為此,全縣不僅劃定了五個高山瑤鄉核心養殖區,還制定了專門的養殖技術規范。
“一畝田的鮮魚產量不能超過80斤。”田灣鎮選場村貧困戶張茂根說,村里禁止大家投飼料和其他魚苗,更不許往田里打農藥。“哪個要是違反了,不僅要被罰款,還會被取消賣魚和接待游客的資格。”張茂根說。
辰溪縣在全部8萬畝稻花魚稻田中,創建了66個百畝集中連片示范基地,其中有51個位于貧困村,帶動近3萬貧困人口受益。“稻花魚的規模不會一味擴張,但產業鏈卻可以延長。”辰溪縣委書記楊一中介紹,“除了扶持電商和加工,‘捉稻花魚、吃農家飯、看田園景’的鄉村旅游模式才是辰溪稻花魚的核心價值。”
2017年,第一屆稻花魚文化節吸引了15萬人來辰溪旅游,今年節日期間,光田灣鎮就接待了6萬人。看到捉魚的游客在田里玩得不亦樂乎,張茂根和鄉親們知道,這條魚一定能帶著大家“游向”脫貧致富的新生活。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