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31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科技報
走進豐都縣仙女湖鎮野桃壩村,滿坡滿地的煙葉映入眼簾,長勢格外喜人,給人一種豐收在望的景象。當前,重慶市正深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注重結構調整、特色產業鏈建設、品牌創新和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推動農業產業結構日趨合理、產業化經營規模凸顯、產業鏈條逐漸完善,全力打造現代農業發展新格局,助推鄉村振興。
加快建設“田園綜合體”
近日,中國農業發展銀行忠縣支行申報的5.8億元忠縣“現代農業園區項目貸款”獲上級審批成功。這筆貸款將用于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建設試點項目,進而助力忠縣特色小鎮建設,助推精準扶貧,優化“農業+旅游”產業結構,延展柑橘產業鏈條,打造城郊生態休閑勝地。
據介紹,忠縣“三峽橘鄉田園綜合體”試點項目規劃總面積55.38平方公里。試點項目建成后,對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優化“農業+旅游”產業結構,延展柑橘產業鏈,助力忠縣特色小鎮建設,助推精準扶貧,將起到積極示范作用。
“田園綜合體”是集精品農業示范、鄉村旅游、宜居宜業、康養、農民增收標桿為一體的現代農業綜合形態,自試點確定后,重慶市多部門緊密協作,從農村綜合改革轉移支付、農業發展、農業綜合開發統籌資金,分國家級試點和市級試點兩個類別,采取先建后補、以獎代補等方式予以支持。
大力發展“互聯網+農業”
在銅梁區慶隆鎮金源村秋山農莊梨園,十幾個村民正忙著選擇、包裝、封箱梨果。“這批圓黃梨是通過電商平臺銷往重慶主城的。”據慶隆鎮農業服務中心負責人介紹。
重慶市農村“互聯網+農業”呈現蓬勃之勢。巴南區通過搭建電商平臺,巴南銀針、樵坪大米等多類產品先后入駐京東商城巴南特色館,美亨公社生產的接龍蜜柚通過互聯網將產品遠銷湖南、北京、哈爾濱等地。巫山縣通過不斷拓展網上購銷渠道,成功創建全國農村電子商務示范縣,培育淘實惠、好背篼、云買樂等本土農產品電商主體20余家,建立農村電商站點308個,與京東、順豐、郵政等合作搭建快捷便銷體系,線上線下雙向發力確保農產品“叫好又叫座”。
據了解,自市政府與京東集團簽署《共同推進大數據智能化創新發展戰略合作協議》后,市農委狠抓重點、增添措施,加速推進品牌農產品上京東。市農委與京東共同確定按照“10+10+N”模式,通過京東自營、品牌企業開店及開辦重慶特產館等方式,開展百億品牌農產品上京東,拓寬銷路、塑造品牌,推動特色農產品銷售。
因地制宜發展“扶貧產業”
“以前柑橘的掛果期都很短,年后樹上就再也看不到了。如果年前賣不完,就只能爛在地里。”奉節縣草堂鎮坪上村村民王桂林回憶說,那時看上去很喜慶的柑橘,卻成了讓人頭疼的“傷心果”。如今,“傷心果”變成了“致富果”。
據了解,為助推產業扶貧,奉節縣從多方面強化保障。強化資金保障,為貧困戶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與市農擔公司合作,為農業企業、種養大戶等擔保貸款;強化技術保障,建立“專家+科技特派員+農技員+科技示范戶”農技推廣體系,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貧困戶,選派中高級職稱技術專家指導整村脫貧村和模范村產業發展;強化效益保障,整合資金對水稻、玉米、臍橙等產業進行災害保險,并加大品牌培育力度。
“產業發展有盼頭,農戶增收有信心!”近年來,城口縣將區域產業發展與脫貧攻堅緊密結合,充分利用資源優勢,建立集體經濟組織,因地制宜發展區域產業。
產業扶貧是脫貧攻堅的重點和難點。未來三年,重慶市將從鄉村產業振興的大背景下謀劃產業扶貧,積極實施結構調整、培育品牌、壯大龍頭企業等行動,推出一批鄉村旅游精品工程,引導優勢產業與農產品電子商務融合,引進和培育壯大一批加工型農業龍頭企業,大力發展精深加工,促進農產品轉化增值,更好地助推脫貧增收。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