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8-31 作者:佚名 來源:重慶日報
8月30日,重慶日報記者從市農委獲悉,重慶市日前印發了《重慶市蜜蜂產業鏈建設規劃(2018-2020年)》(以下簡稱《規劃》)。到2020年,全市蜂群保有量將達150萬群,年產蜂蜜3.2萬噸、蜂王漿210噸、蜂花粉420噸、蜂膠22.5噸,蜜蜂為農作物授粉應用推廣面積達到500萬畝,蜂業綜合產值達64.9億元以上。
目前,重慶市森林覆蓋率達到45.4%,蜜源植物豐富多樣,主要蜜源植物有油菜、柑橘、洋槐等,蜂業發展蜜源條件良好。其中油菜和柑橘的種植面積最大,分別為377萬畝和310萬畝。截至2017年,重慶全市擁有養蜂場(戶)11.4萬個,養蜂專業合作社313個,蜜蜂保有量106萬群,年產蜂蜜2萬噸、蜂王漿130噸、蜂花粉312噸、蜂膠19.5噸,蜂群數量和蜂產品產量均排在全國前列,蜜蜂產業綜合產值達23.4億元。
但是,因重慶市蜜源植物分布不均,養蜂生產基本屬于“靠天吃飯”。另外,中華蜜蜂每年僅能取蜜1-2次,有些地區甚至取不了蜜,再加上個別區縣蜂群增長速度與蜜源植物的增長速度不匹配,已有部分地區出現爭搶放蜂場地的現象。同時,養蜂生產規模普遍偏小、飼養方式落后、全程機械化程度低、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等情況,也嚴重制約了重慶市蜜蜂產業發展。
“小蜜蜂可以做成大產業!”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站長康雷介紹,早在2017年初,市農委就針對重慶蜂業發展情況進行了廣泛深入的調研和論證,于今年4月8日印發了《規劃》,明確了未來蜂業發展的總體要求、四大產業布局和八大重點項目,規劃內容精準到了養蜂扶貧重點區域的鄉村和農戶。
今年6月,重慶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牽頭成立了“重慶市蜂業專家服務團”(以下簡稱“專家服務團”),成員囊括了全市開展蜂業相關研究、推廣和實踐的高校、科研院所、技術推廣部門以及部分蜂業企業(公司及合作社)專家、學者和技術骨干。“專家服務團”以蜂業科技成果轉化、蜂業實用技術推廣、農民技能培訓為抓手,助推貧困地區農戶脫貧增收。
“如今,在‘專家服務團’的指引與幫助下,重慶市18個深度貧困鄉鎮都在養蜂和蜂業扶貧方面開展工作。”市畜牧技術推廣總站特色科科長景開旺說,如,石柱縣編制了《石柱縣中蜂產業發展規劃》,申報“石柱蜂蜜”地理標志,預算專項資金3000萬元,把養蜂和扶貧工作緊密結合,打造中益鄉中華蜜蜂特色小鎮,創建“中國蜜蜂文化第一鄉”;城口縣申報了“城口蜂蜜”地理標志,引進了生產加工銷售企業,并與市畜科院、重師大簽訂了合作協議,開展資源保護、產業發展、基礎研究等;彭水縣確立了“中蜂新法活框飼養”和“小規模庭院養殖,小轉地追花逐蜜”的技術路線,每年籌集300-500萬元資金,加強生產基地鞏固、蜜源植物培植、產業鏈延伸,引導扶持“公司+基地+農戶”的發展,實現養蜂的精準脫貧。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