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0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原標題:新疆沙漠邊緣小城:節水農業“多條腿走路” 治沙增收“兩不誤”
金秋時節,記者來到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小城——新疆阿克蘇地區沙雅縣,站在緊挨沙漠的風沙口舉目四望,大片人工種植的沙生植物梭梭翠綠連片,長勢正旺。
近年來,依托農業高效節水技術,當地加快農業結構調整,發展以紅棗、核桃等為主的特色林果業、以梭梭接種肉蓯蓉為主的沙產業,不僅成為農民增收的“新引擎”,也促進了生態環境的明顯改善。
2017年,總投資12.91億元的南疆地區沙雅縣渭干河灌區50萬畝高效節水增收試點項目啟動,計劃到2020年,累計減少和節約農業用水4000萬立方米。截至目前,全縣農業高效節水面積已完成20萬畝。
當地還因地制宜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自2015年新一輪退耕還林以來,減少高耗水糧食作物6.4萬畝,代之以紅棗和核桃。
沙雅縣林業局副局長唐著瓊介紹,種植棗樹節水效益明顯,原來種植1畝棉花,每年要澆750立方米的水,現在種植紅棗,每年澆300立方米的水就夠了。“長遠看,種植紅棗既省水還更有效益。”
在塔克拉瑪干沙漠邊緣,過去一刮風沙,不但沒法種莊稼,風沙還會淹沒農田,甚至房子。現在,全縣栽植梭梭2000畝,以梭梭接種肉蓯蓉2000畝,不僅可以有效固沙,經濟效益也十分可觀。
昔日的沙漠及荒漠化土地如今漸漸綠了起來,野生動物也多了起來。“以前幾乎見不著的馬鹿、野兔、野雞現在也尋常可見了。”唐著瓊說。(完)
相關標簽:沙雅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