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8 作者:佚名 來源:新疆日報
原標題:綠色方案治理“白色污染” 全區農田地膜回收水平不斷提升
2017年,全區農田廢舊地膜回收率已達60%,農田“白色污染”勢頭基本得到遏制。今后兩年,全區將進一步推動農田地膜的回收利用,基本實現農田廢舊地膜污染治理全覆蓋,農田當季廢舊地膜回收率超過80%,力爭實現全面回收利用,有效解決制約農業綠色發展的瓶頸問題。
地膜覆蓋技術是農業生產的“白色革命”,在提高農作物產量品質等方面作用顯著。目前,全區地方地膜覆蓋面積超過3800萬畝,遍及30多種農作物,成為繼種子、化肥、農藥之后不可或缺的重要農資。同時,隨著地膜使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斷增加,廢舊地膜對農村生活環境帶來的“白色污染”不容忽視,已成為農業綠色發展面臨的較為突出環境問題。
據自治區農業廳環能處調研員買合木提·阿不都拉介紹,近年來,全區通過實施提升廢舊地膜有效撿拾水平、構建完善回收加工體系、打通地膜加工再利用產業鏈條等綠色方案,使廢舊地膜回收再利用水平不斷提升。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農田地膜管理條例》實施兩年來,新疆從法律層面對農業、工商、質監等部門嚴格管理農田地膜予以保障,大幅減少了假冒偽劣地膜產品在市場的流通,為后續回收再利用奠定基礎。2017年,全區創建40個廢舊地膜回收利用示范縣,圍繞地膜回收補貼機制建立、地膜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地膜回收專業合作社扶持培育等積極開展試點。目前,全區66個縣市區承擔74座地膜回收加工廠建設任務,其中42座已通過驗收,一批廢舊地膜的回收網點也正在田間地頭建立起來,逐步解決了“廢舊地膜去哪兒”的問題。全區廢舊地膜回收再利用鏈條不斷健全,地膜回收加工能力不斷提升。
2017年,自治區農業廳會同環保、質監、水利等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農作物頭水前揭膜工作的通知》,逐步建立農作物頭水前揭膜工作制度,提高回收水平。
“推進地膜回收利用是加強新疆地膜污染治理的重要抓手。”買合木提·阿不都拉說,下一步,新疆將在落實好各項地膜回收利用政策,積極做好相關試點工作的同時,重點加強對農戶的引導教育,推廣普及科學鋪膜和管護、資源化回收利用的技術措施,逐步形成公眾參與農膜污染防治的良好局面,爭取既定目標早日實現。
相關標簽:新疆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