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18 作者:佚名 來源:經濟日報
本報記者 王新偉 通訊員 游 雨
近日,記者來到貴州省銅仁市石阡縣本莊鎮涼山村,一棟棟美麗的新農房、一條條寬敞的硬化路、一排排枝葉茂盛的風景樹,反映出涼山村翻天覆地的變化。
村黨支部書記李文安介紹,以前,說起涼山村,大家都叫它“荒涼山”,這里“騎車遮臉、走路臟衣”,而且種地望天收,如果不下雨,一年都是白忙活。
為了改變涼山村的面貌,村領導班子帶領群眾大膽探索,調整產業結構,大力發展生態茶產業,盤活閑散資源。
村集體將大量土地、荒山統一整治規劃,用于發展茶葉和脫毒馬鈴薯產業,讓土地資源優勢轉變為經濟發展優勢,實現土地變資源。
李文安說,“2017年,茶葉種植規模達2300畝,茶葉占全村耕地面積70%。脫毒馬鈴薯種植規模達2200畝,其中飛地1000畝。2017年村集體資產1500萬元、流動資金800萬元、人均收入8000元”。
目前涼山村已經沒有空余土地發展,為此該村又一次轉型升級,發展鄉村旅游,打破土地發展匱乏瓶頸。
“我們依托石湄高速公路出口,與周邊余慶縣、思南縣、湄潭縣形成半小時經濟圈優勢,發展鄉村旅游,僅今年春天就接待游客2萬余人次,旅游收入20余萬元!崩钗陌舱f。
今年4月29日,為了提升涼山村知名度,鎮里組織舉辦了首屆鄉村文化旅游節,不僅豐富了村民的文化生活,還為當地群眾帶來經濟利益。
據了解,2016年以來,該村依托產業園區和新村安置點挖掘整合資源,不斷創新轉型升級,規劃建設了山體休閑公園、游樂場、小吃街、文化活動中心等旅游工程項目,推動了農業向農旅轉型升級。
李文安表示:“從種植業到旅游業轉型,從荒涼到繁榮的轉變,都是產業發展的結果。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完善相關配套設施,讓生態產業與美麗鄉村完美融合,形成產業在景中、景在產業中、村在景中、景在村中!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