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0 作者:佚名 來源:大理日報
近年來,云南大理州以促進貧困地區群眾脫貧增收為目標,以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為契機,積極探索開展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試點工作,多措并舉盤活村集體經濟,激發鄉村振興活力。
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 增加村集體經濟收入
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根據《大理州開展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試點工作方案》要求,按照“安全有效、推動發展”的原則,優先選擇農村經濟主體資質優良、項目前景好見效快、產業健康發展的39個村委會(社區)作為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試點村,扎實開展試點工作。
■ 典型實例 鶴慶縣金墩鄉邑頭村委會通過對集體閑置資產資源的清理核查,村委會盤活閑置的集體土地9塊,對外簽訂承包合同9份,每年承包費收入11.2萬元;村民小組盤活閑置的集體土地6塊,對外簽訂承包合同6份,每年承包費收入3200元。同時,將村委會自來水廠、砂石料場對外承包,村集體每年增加經濟收入13.78萬元。
創新產業發展互助模式 加快群眾脫貧致富步伐
深入貫徹落實全州高原特色農業產業助力脫貧攻堅三年行動計劃,大力推廣“黨支部+龍頭企業+合作社+貧困戶”模式,建立貧困戶與經營主體利益鏈接機制,由黨支部組織發動,選準引進經營主體,采取流轉土地收租金、銀行貼息貸款入股分股金、進企業打工掙薪金的方式,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增收。
■ 典型實例 巍山縣南詔鎮新村村委會籌集資金76.2萬元組建產業發展扶貧互助社,在社員內部開展產業發展資金互助活動,幫助貧困戶發展種植、養殖業,不但有效帶動建檔立卡貧困戶106戶386人脫貧,還為村集體每年創收7.7萬元。
探索改革新路子 實現農戶和村組集體雙贏
針對無經營性資產和資源的村組,結合實際,積極探索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路子,在幫助農戶增收的同時,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實現農戶和村組集體雙贏。
■ 典型實例 大理市銀橋鎮陽波村委會屬典型的無經營性資產、無經營性收入的村委會,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工作中,該村結合實際成立土地股份合作社,把閑置的集體土地和農戶承包土地集中統一連片流轉給5家農業經營主體,每年收取土地流轉資金157萬元,按每股1300元至1500元進行股金分紅,同時村組集體每年可獲得17萬元協調服務費收入,實現了農戶和村組集體雙贏,為全州無經營性資產和資源的村組探索出一條可借鑒的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新路子。
增強基層黨組織服務能力 促進農村社會和諧穩定
通過用活農村集體資金資產資源,村集體經濟收入大幅增加,農村基層黨組織“無錢辦事”“無能力辦事”的問題得到有效解決,集體公益事業建設資金有了保障,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有效改善。
■ 典型實例 彌渡縣苴力鎮苴力村委會以固定資產(房屋)整體入股的形式,與個體工商戶合作經營日用百貨,在方便群眾就近采購的同時,村委會每年增加集體經濟收入6萬元,村黨組織從收益中拿出部分資金看望、慰問困難老黨員、困難群眾,有力提升了村黨組織的服務能力,促進了當地農村經濟協調發展和社會和諧穩定。
相關標簽:云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