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5 作者:佚名 來源:央廣網
“隨著稻香河流繼續奔跑,微微笑,小時候的夢我知道,鄉間的歌謠是永遠的依靠......”
此時此刻,正是家鄉收獲的季節,當秋風吹過田野,我們的臉上滿是豐收的喜悅,我想把我的故事,講給你聽。
河南·農民
“有糧食跟有錢不一樣”
我叫趙大民,是河南省魯山縣芹菜溝村農民。我們這兒都是山,種糧三十多年確實不容易。我印象最深的是1985年,我們村兒剛開始進行所有制改革,大家的熱情都特別高,那年麥子大豐收,全村人都趕著牛車去麥場打麥子。我和母親一起,一人背了好幾個布口袋,每個口袋能裝100斤糧食。那一年,我們全家收了幾千斤糧!
要我說,糧食對農民太重要了,跟有錢還不一樣,家中有糧才能心中不慌!
黑龍江·農技員
“豐收了就踏實了”
我叫郭桂榮,是黑龍江省蘿北縣農業技術推廣站站長、水稻栽培專家。在一線做農技推廣三十多年了,除了搞科研,更多的是為農民解決實際問題。比如說我研究水稻,但在工作中不可能只管水稻,農民種啥我們幫著研究啥,也算是沒有辜負大家的信任。
豐收對我來說,意味著“踏實”。農民的收入踏實了,我們的技術踏實了,我就踏實了。雖然我已經快六十了,但不覺得累,往后還為咱農民接著干!
四川·職業農民
“感覺又讀了個本科”
我叫李安潮,是四川省內江市東興區沙壩養殖專業合作社社長。我上世紀八十年代考上了大學,是我們村第一個大學生。畢業后干過房地產生意,也賺了些錢。四年前,看到老家發展得不好,也看到很多沒有被利用的資源,就決定留下來,創業!
創業當農民,我也是個新手,一開始賠了不少,但現在基本穩定了。我們的野生甲魚能賣到一千多塊錢一只!如今我創業進入農業領域已經整整四年了,感覺又讀了一個本科!當然,對于創業,我還沒到畢業的時候,還要繼續打拼,我有信心和鄉親們一起做得更好!
貴州·村干部
“幸福的煩惱”
我是貴州省盤縣巖博村黨支部書記余留芬。十九大時,我向習近平總書記推薦了我們村自己做的“人民小酒”,沒想到得到了總書記的關注。
以前我焦慮的是品牌走不出去,現在是大家都知道了,但市場上出現了一系列仿冒的假酒,或許這就是“幸福的煩惱”吧。那些急功近利的人,只去抓利潤和熱點,無限制放大對酒的宣傳報道,對酒的品質又無法保證。我以后要做更多的努力,讓“人民小酒”成為百年品牌和產品,帶領村民們一起致富。
河南·新農人
“嘿,夠味兒!”
我叫王曉光,是河南省嵩縣庫區鄉橋北村人,16歲時便開始外出打工,當過電焊工,賣過太陽能熱水器。一個偶然的機會,我了解到種小米椒有很好的收益。2015年我就回鄉創業了,流轉了600多畝土地,建立了專業合作社。如今這個合作社能夠為庫區鄉上千名剩余勞動力提供就業崗位。看著滿地紅彤彤的辣椒,濃濃的辣味鉆進鼻腔,讓人不由得連打噴嚏,眼淚直流,可我腦海中只浮現出兩個字:夠味!
以前靠土地吃不飽飯,才要出去打工。現在國家政策好,咱農民還是種地最踏實!
湖南·農民
“豐收,像過年”
我是湖南省郴州市嘉禾縣晉屏鎮宅侯村農民李資礎,我和妻子種植了20多畝稻田,年產量達1.5萬斤。這兩天,我們村的村民們都在忙著收割,有給遠在廣東打工的兒子打電話,分享豐收喜悅的;還有在深圳打工的小伙子回村里幫舅舅收割稻谷的;還有人帶著家里的小黃狗在田里收稻草喂牛的,真是熱鬧極了。
豐收,像過年,真好!
豐收了
大地上的一切
都蘊涵著豐收的歡樂和喜悅
那一串串飽滿充實的稻穗
承載著農人一年的辛勞和收獲
那一輛輛滿載而走的貨車
盛裝著我們未來的信心和期許
無論是種田栽果還是經營電商
一分耕耘終會換來一分收獲
這就是
我們的節日 我們的故事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