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09-27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大同農業打好數字經濟牌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楊瑞雪
9月11日,以“數行三晉·智贏未來”為主題的首屆山西(大同)數字經濟發展促進大會在大同市召開,旨在探討山西能源經濟轉型升級之路,助力大同實施“數字鄉村”戰略。論壇上,大同市成立“大同好糧”區域公用品牌聯盟,并與京東云達成深度合作,吹響了大同市農業抱團走出去、數字化發展的“沖鋒號”。
城市轉型,迎來“互聯網+”農業發展契機
從“煤都黑”到“大同藍”,是大同市積極尋求轉型發展的見證。大同市委副書記、大同市人民政府市長武宏文表示,近年來,大同市大力推進以云計算大數據等為代表的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入融合,加快實現轉型發展、綠色發展、智慧發展,對傳統產業轉型升級起到重大的推動作用。
大潮的推動下,數字化在傳統農業中也有了許多創新的應用。農業農村部市場預警專家委員會秘書長許世衛認為,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這些新的技術未來在農業當中的作用非常明顯。大數據不僅能把握現狀,提升農業風險防范能力,精準管控,提升產業優化能力,還能夠預測未來,提升消費驅動能力,并拓展產業鏈,提升農業增長動力。
近年來,大同市積極發展“互聯網+”農業,出臺《關于推進大同市農業標準化建設的若干意見》等文件,鼓勵企業開展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遙感等現代信息技術的應用,構建標準化數字農業基地。此外,大同還加快農產品品牌多層建設,集中力量打造大同黃花、恒山黃芪、“大同好糧”等區域公共品牌,并積極與國內大型電商平臺開展深入合作,促進產品流通,拓展農產品上行渠道。
“大同正以鄉村振興戰略為引領,以品牌建設、互聯網為抓手,促進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與農業農村發展深度融合,加快農村經濟社會發展,建設以智慧和綠色農業為核心的現代農業強市。”大同市政府副秘書長蘇坡介紹。
聯盟聚力,唱好雜糧品牌交響曲
地處黃土高原北部、農牧交錯帶的大同市,具有發展小雜糧生產得天獨厚的地理氣候優勢,被譽為全國著名的“優質雜糧之鄉”。隨著小雜糧營養保健功能價值的開發和人們消費觀念的轉變,大同市加快調整種植結構,不斷壯大雜糧產業和旱作有機農業,推動農業轉型升級。
大同市雜糧種類主要包括谷子、黍子、蕎麥、豆類等,其中豆類又包括綠豆、豌豆、蠶豆等10多種。在中國農業大學經管學院教授翟留栓看來,“山西農產品最適合做的不是規模經濟,而是范圍經濟,因為山西是小環境、小區域、小氣候,都是‘小家伙’,很難做單一的雜糧品牌,一定要做區域公用品牌。”
近年來,一批具有大同特色的雜糧產業帶動了全市現代農業發展步伐,涌現了大同黃花、廣靈苦蕎、“東方亮”小米等特色農產品。“針對我市農產品品牌建設中存在的企業品牌雜、市場建設弱、帶動效應低的現象,我們打造‘大同好糧’,做大品牌戰略。”大同市農業委員會副主任何長青說,“大同好糧”區域公用品牌應運而生。
品牌建設遠非一日之功。對雜糧品牌建設頗有研究的黑龍江北純農產品集團董事長楊少武認為,“目前,雜糧產品同質化嚴重,市場混亂缺失,品種多且雜亂,缺少領導品牌” 。
為了進一步整合全市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現有品牌,提升全市主打的區域公用品牌溢價能力,“大同好糧”區域公用品牌聯盟的成立可以攥緊拳頭開拓市場,這也成了大同市農業企業抱團走出去戰略的“里程碑”式創新,帶動大同市農業產業品牌升級。
“大同好糧”是大同市市委市政府提出能源轉型以后一項重要的工程,不局限于字面上的糧食,而是一個文化產業,是一個區域公用品牌。千年古城,天下大同。“結合大同的文化歷史傳承和環境,大同區域本身就是一個品牌”。翟留栓說。
“云”助力,打開“大同好糧”暢銷路
“我們能做出好東西,能種出好東西,但最大的困難在市場銷售、市場營銷上,這也是在座的農產品企業共同的痛苦。”山西東方亮生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牛雁說,雖然互聯網經濟以來,傳統農產品企業可以跨越線下渠道不暢通的艱難,但由于互聯網的流量基本被“壟斷”,企業自己打造互聯網的網站、APP的公眾號,效果不明顯,所以農產品的銷售依然是個難題。
好風憑借力。今年年初,大同市與京東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并共同發布“大同好糧”品牌,共同打造大同農產品、中國農業企業的產業化發展,共建“以云技術為支撐、以大數據為驅動”的智能產業生態。
山西雁門清高食業責任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瑾麗頗為興奮,雁門清高就是依托于苦蕎而生的一個品牌,自2013年入駐京東開設旗艦店后,有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接受他們的產品,但在自身運營上還有很多不足,“此次京東與‘大同好糧’攜手,對于我們本土企業是發展的一個良機,我們就是未來這個平臺上的主角。”她說。
目前,大同市正與“京東云”在農產品市場渠道、數字營銷、品質把關、管理咨詢和媒體整合等方面深化合作,在提升“大同好糧”區域公用品牌價值的同時,深入打造“農業為主+旅游+文化+招商+創意”業態,展示大同農業、旅游、文化新形象,使大同優質農產品更快地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京東云農業云負責人表示,依托京東云在大同當地的數字產業經濟園區以及京東帶來的資源,希望能用三到五年在大同達到產業賦云、數據賦能、興業富民的目標,能讓產業插上新的翅膀,讓數據發揮真正的價值,最后價值賦予農民利潤的增長,與大同市共同打造中國雜糧之都、環京避暑勝地、健康飲食之城。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