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1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農機出馬 變廢為寶——
湖南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面積達26萬畝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楊娟 張振中)水稻收割后,秸稈怎么處置?按照往年的老辦法,便是一把火燒掉。而今年,隨著秸稈機械化綜合利用項目示范推廣,湖南省瀏陽市大瑤鎮匯豐村的水稻收割后,秸稈已經有了新的出路。
通過機收粉碎、旋耕還田,秸稈從田間“一把火”變成田里“一堆肥”的機械作業或者利用收割打捆一體機一邊收割,一邊打捆打把,讓秸稈成為飼料或者制造有機肥的主要來源。這是9月29日,在湖南省農業機械化秸稈綜合利用演示活動現場,記者見到的一幕幕。
農作物秸稈含有豐富的有機質,是一種寶貴的生物質資源,過去秸稈大多隨意拋棄、焚燒,綜合利用率很低,給生態環境、身體健康和交通安全帶來嚴重影響。
為了將農作物秸稈“點廢成金、變廢為寶”,從2015年開始,湖南省農機推廣站依托中央及省級財政資金,連續四年在湖南省實施“秸稈機械化還田及綜合利用推廣示范項目”,探索了秸稈機械化直接還田、秸稈機械粉碎后用作飼草、秸稈打捆回收用于栽培食用菌等技術模式。
四年來,湖南省各級農機推廣部門累計在全省近30個縣試點布局,試點面積約2.6萬畝,示范帶動全省水稻秸稈綜合利用面積達到26萬畝。通過項目的實施,帶動全省一大批秸稈撿拾打捆機、生物質制肥機等新機具的推廣和應用。以項目實施為載體,通過縣站實踐、市站提煉、省站歸納,初步摸索出了秸稈綜合利用技術路線。水稻秸稈機械處理與機械耕整、機械種植、機械植保、機械收獲、機械烘干構成水稻全程機械化六個主要環節,水稻秸稈機械化處理極大地推進了湖南水稻生產全程機械化,提高了湖南農機化水平。
相關標簽:湖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