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6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記者雷嘉興、黃凱瑩
“國慶節當天我們出海打魚的一些漁民聚在一起,六七條漁船一條挨著一條,一起唱國歌,慶祝國慶。”山心村村民劉勇說,今年的國慶節他是在海上度過的。在他的漁船上,鮮艷的五星紅旗迎著海風飄揚。
山心村位于廣西東興市江平鎮,是一個京族村。濱海而居的京族是中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依托漁業和邊境貿易,已成為我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
自古以來“靠海吃海”的京族人多以耕海牧漁為生,山心村的產業發展也離不開“大海的饋贈”。山心村委會副主任劉業勝說,近年來村里利用支農扶農政策以及現有資源優勢,招商引資,做好種養產業和加工業,已有標準化養殖場5個、魚露加工場3個、魚露合作社3個,魚露作坊6個,解決了近1500人的就業問題,接下來還打算進一步發展旅游業,推出體驗漁箔捕魚、參與制作魚露等旅游項目。
漁箔是山心村京族人捕魚使用的一種漏斗形的工具,這里的漁民們習慣把捕撈到的小魚留下來制作魚露。“魚露是東南亞料理中很常見的一種調味料,也是我們京族的一個特色產品,非常受歡迎。”山心村村民黃尚文看著作坊里一缸缸腌制著的魚露說道,“我做魚露生意已經18年了,近些年來效益越來越好,今年的收入預計能有20萬元左右。”
京族魚露雖然已被列入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但“京族三島”中魚露產量最高的山心村仍以家庭作坊生產為主。劉業勝表示,目前村子里的魚露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下一步準備引進資金,建設專業的魚露加工基地,把魚露的生產規模化、專業化,把傳統產業做大做強,還準備發展電商經濟,將魚露更好地銷往全國各地。“要打好京族魚露這張名片,讓外界更好地了解京族,了解東興。”劉業勝說。
東興市與越南芒街市隔河相望,國慶長假期間,東興市不少商家和居民都在門外掛起了國旗,成為旅游一景,樹立了祖國南疆國門形象。
相關標簽:東興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