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09 作者:佚名 來源:白城日報
走進如今的吉林省白城市鎮賚縣鎮賚鎮架其村西北圍子屯,向陽花迎風搖曳,格桑花、萬壽菊等鮮花競相怒放,一幅幅脫貧攻堅墻體畫和宣傳標語振奮人心,宣傳欄上的村規民約和忙碌的保潔員時刻提醒著村民愛護現在的生活環境。今年夏天,西北圍子屯在縣包保部門的幫扶下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原來隨處可見的雜草垛、豬圈雞窩都被清理了,取而代之的是綠樹花海。“西北圍子屯新建圍墻3000延長米,栽植樹木花卉近萬株,種植格桑花400平方米,清理柴草垛27個,騰出庭院7000平方米。”架其村第一書記董達介紹說。該村在改善村民居住環境的同時,大力發展庭院經濟,打造“一村兩品”,西北圍子屯庭院主要種植油葵及谷子,預計人均增收200元。
“今年夏天我們屯變化太大了,生活的環境不比城里差了。我現在每天吃完晚飯都要在屯里轉一圈,生活環境好了,我們的干勁也越來越足了。”說起西北圍子屯的變化村民張臣幸福滿滿。
今年,鎮賚縣確定了貧困縣“脫貧摘帽”目標,提出了“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全達標”的總體工作思路,又在4月份打響了脫貧摘帽“653”百日會戰。會戰第一階段圍繞村屯綠化美化、環境衛生整治、圍墻圍欄建設、庭院經濟種植“四項重點工作”,組織近萬名干部駐村勞動,向環境臟亂差的死角“宣戰”。全縣上下眾志成城,以舍我其誰的責任與擔當,事事處處走在前面,時時刻刻沖在一線,以破釜沉舟、背水一戰的信心決心,舉全縣之力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縣級領導靠前指揮、率先垂范,帶頭下鄉駐村,帶頭參加勞動,“白天當村干部,晚上當縣官”。各級干部“周六保證不休息、周日不保證休息”,用掉皮掉肉的“辛苦指數”,換來貧困群眾的“幸福指數”和黨的“形象指數”,全縣村屯面貌發生了根本性改變,群眾滿意度大幅提高。
現在柴草亂放、糞土亂堆、垃圾亂倒、畜禽亂跑、農機具亂放等現象不見了,“一村一品”或“一村兩品”綠滿庭院,磚墻、綠籬、柵欄、防護網整齊整潔,村屯環境發生了質的變化,村容村貌煥然一新。幫扶干部說:“我們不僅要脫貧,還要一天天的美起來,讓美麗鄉村開滿文明之花、幸福之花。”
在鎮賚農村悄然發生變化的同時,也發生了許多感人故事。謝威是青少年活動中心教師,得了重感冒也堅持下鄉去勞動,午休的時候在車里打的點滴,拔掉針下午又繼續參加勞動,被同事拍下來傳到微信朋友圈,大家紛紛點贊;連續奮戰多天的莫莫格鄉烏蘭召村第一書記盧鐵峰累了,倒地枕著磚頭就睡;57歲的老黨員、縣直機關黨工委書記張曉東,從親戚家里借來一輛四輪車,親自駕車清運垃圾,并與幫扶干部一起和水泥、立柱子、建圍欄……幫扶干部的辛勤付出,鄉親們看在眼里,記在心上,并用他們最質樸的方式表達著感激之情。一些村里的鄉親看到幫扶干部頂著烈日清理村屯衛生,自掏腰包送來礦泉水、雪糕;老大娘看到包保工作隊沒吃午飯,送來了家里的煮雞蛋;黑魚泡鎮岔臺村的一位老大爺為幫扶干部豎起了大拇指,激動地說:“看到你們穿著迷彩服,就像見到了親人解放軍。”
“653”百日會戰期間,全縣累計籌措資金1.4億元,共栽植銀中楊、云杉、果樹等各類樹木179萬株,栽種花草40萬平方米;清除村屯生活、建筑垃圾220萬平方米,扒掉閑置危房2096所、閑置土倉房等附屬房4800多所;修建磚墻、鐵藝柵欄、防護網、綠籬等1650公里;發展庭院經濟5.9萬畝。集中整治成效顯著,并進一步向精細化、長效化方向推進。縣里出臺了《農村生活垃圾和村屯環境整治實施辦法》,拿出一部分扶貧產業收益,面向貧困戶設置衛生保潔、綠化看護、自來水管護崗位,既解決了村屯環境和公益事業維護問題,構建起農村環境連片整治的雛形,又落實了“志智雙扶”要求,保證貧困戶的穩定增收。
在坦途鎮大龍波村,所轄四個自然屯紅瓦藍墻,花草沁香。自“四項重點工作”開展以來,包保單位投入46萬元,建設圍墻12500延長米,種植綠樹4500棵,栽植鮮花上萬株。除了改善基礎設施外,人居環境也是這次“改造”的重頭戲之一。包保單位組織包保干部下鄉清理垃圾2000多立方米。“黨員干部帶頭干,干出樣子,村民自然一起干。”總結“四項重點工作”經驗,大龍波村第一書記丁海洋深有感觸。哪里最臟,清理哪里,村民亂扔,默默撿起。面對包保干部的行動,很多村民都有感觸:“剛扔掉,黨員干部馬上替你撿!鄉里鄉親的,多難為情啊!”就在這“難為情”“要面子”中,村民們從觀望到支持再化為行動,垃圾入箱成了常態。
60歲的智寶福是大龍波村的保潔員,負責村里街路的環境衛生保潔。“在我印象中,我們屯沒有做過這樣徹底的大清掃。現在不僅生活環境變好了,村里還聘用了10個像我這樣的困難戶當保潔員,讓我們增加了收入,黨的政策就是好。”智寶福感慨地說。
相關標簽:鎮賚縣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