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15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甘肅定西市是“千年藥鄉”,10月中旬的田地間可見農民挖藥、可聞鮮藥清香。定西市渭源縣元古堆村村民韓生榮每年會在地里種上些黃芪、當歸,在他看來,中藥材經濟效益好,家里新修建的堂屋,有一半的“功勞”都歸于它。
14日,首屆中國(甘肅)中醫藥產業博覽會在定西市閉幕。期間,吸引來自美國、泰國、巴西、新加坡等12個國家和港臺地區的政要及企業代表共同探討中醫藥國際化發展,隴西主會場和渭源分會場簽約投資項目和交易采購額達145.3億元。
在渭源縣會川鎮標準化種植的藥材地里,駛過的農用機車快速地將黃芪從土里翻出。藥農郭慶蓮告訴中新網記者,標準化種植的藥材品質更好,不僅不愁賣,還能賣上好價錢。
渭源縣中藥材種植歷史悠久,素有“渭水當歸傳兩廣”和“黨參故里”之說。近年來,該縣采取“公司+基地+農戶”“公司+合作社+農戶”“訂單農業”等多種帶動種植模式,全縣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40萬畝,種植農戶7萬戶27.97萬人,戶均種植5.7畝,人均種植1.4畝,干藥產量達到8萬噸,總產值達到7.21億元,發展中藥材專業合作社425家,中藥類加工企業達到73家,初加工能力達到7萬噸,年交易量達10萬噸,交易額約16億元。
中藥材產業在扶貧方面的作用日益顯著。甘肅省委副書記孫偉表示,甘肅許多貧困地區海拔較高、氣候冷涼、高寒陰濕,又是多種道地藥材的最佳適生區,而且具有種植中藥材的傳統。把中藥材作為脫貧的主導產業,具有“天時地利人和”的獨特優勢。
以渭源縣會川鎮萬畝中藥材標準化共建共享種植基地為例,今年該縣整合財政扶貧資金1000萬元,代表建檔立卡貧困戶以折股量化的形式注入渭源縣鑫磊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按照“企業+合作社+貧困戶+基地”的組織形式,在羅家磨、本廟等村建成中藥材種植基地1.2萬畝,其中黨參2300畝、黃芪5800畝、當歸3900畝。基地農戶以土地為資源和勞動力入股企業,涉及農戶2873戶,其中貧困戶933戶,貧困戶人均中藥材種植面積達到1.5畝以上,可帶動933戶建檔立卡貧困戶每戶實現畝純效益2500元,戶均穩定增收3000元以上。
定西市市長戴超說,2017年定西市中醫藥產業總產值達144億元,中醫藥產業對財政收入的貢獻率達13%以上,農民人均中醫藥產業收入1695元,占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近四分之一。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