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16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銀川10月16日電(記者許晉豫)李士村是寧夏固原市隆德縣一個群山環抱的小山村,偏僻閉塞、資源少、缺人才,以往發展村集體經濟十分艱難。
當記者走進由閑置村小改建而來的“鳳河醋廠”和“意興油坊”時,濃郁的醋味、胡麻油的香味撲鼻而來。就在兩年前,李士村還是個要啥沒啥的“空殼村”,變化始于一個小賣部。
去年,縣上撥付的一筆5萬元村集體發展資金讓李士村犯了難。大的項目干不了,小的項目不好找,如何讓這筆資金生下“金娃娃”著實難住了村兩委班子。思前想后,有經商經驗的村支書齊永新決定用4萬元開了一個小賣部,用剩下的1萬元建醋廠,當年小賣部純收入就達到1.8萬元,醋廠產品供不應求,李士村多年來首次有了收入。
齊永新說:“村里有釀醋的傳統,土方釀的醋口感好,是純糧釀造的綠色食品。”
今年,在隆德縣的支持下,李士村整合資金共210萬元,成立股份經濟合作社,擴醋廠、建油坊、辦農機隊、辦小雜糧磨坊。
雖然有了資金,但在偏遠山村發展村集體經濟談何容易,油坊看起來簡單,但為了一根14米長、合抱粗的油擔,跑到甘肅才找到合適木材;為了讓農機服務隊發展更快,村干部在農機服務隊開車只拿市場價一半的工資。
經過大半年“折騰”,李士村醋廠月產量從最初的200公斤達到如今的1萬公斤,油坊月產量達到1000公斤,投資120萬元新辦的農機服務隊更是村集體經濟的重要“生力軍”,目前服務隊純收入達到25萬元。
村集體經濟發展也為村民提供了工作崗位。李士村目前有貧困人口20戶40人,村集體經濟穩定帶動22名村民就業,其中貧困人口16人,到今年底,除了“兜底戶”,李士村的貧困戶有望全部脫貧。
患有腿疾的貧困戶李昌信一直在小賣部工作,他還是村里的環衛工,一年總收入超過了1萬元。他說:“村上的收入幫了我們一家大忙,加上其他優惠政策,生活有保障、孩子上大學不發愁。”
除了帶動村民就業,李士村股份經濟合作社實行“資金變股金、農民當股東、收益有分紅”的運行機制,預計年凈收益37萬元以上,全村286戶股民戶均可分紅超過800元。
目前李士村正在申請統一商標,不斷優化產品包裝,讓大山里的產品更適應市場需求。齊永新說:“目前難題依舊是銷售,等申請到商標后我們將通過代理商、電商讓產品走得更遠、賣得更好。產業興旺了,我們離鄉村振興的目標就更近了。”(完)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