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4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甘肅網-甘肅日報
黃河環繞,依山傍水,古木森然,這是甘肅省白銀市顧家善村的宜人景象;鳴沙山下,駝鈴陣陣,車馬駢闐,這里承載著一個賞心悅目的名字——月牙泉村;田連阡陌,匠心獨運,妙趣橫生,越來越時尚的景泰縣西和村如今擁有一番別有洞天的景致;白墻黛瓦、安寧祥和、生機勃勃,展現著天水秦州區李官灣村的清新雅致;黃金水道、古意盎然、別具風情,這里是河口村,千年古鎮中的一處私藏勝地。
近日,農業農村部網站公示了擬被推介為2018年中國美麗休閑鄉村的150個村落,甘肅省以上5個村落因其鮮明的特色和發展優勢位列其中。
如今,隨著人們前往知名度高的景點旅游的熱度下降,以及在快節奏生活中萌生出對返璞歸真、田園生活的向往,掀起了鄉村旅游的新熱潮,鄉村旅游成為了備受游客關注的生活“新寵”。更值得一提的是,如火如荼的鄉村旅游成為了推動鄉村經濟現代化的新型產業手段之一,為鄉村經濟發展另辟蹊徑,培育出致富新希望。2016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大力發展休閑農業和鄉村旅游。要求依托農村綠水青山、田園風光、鄉土文化等資源,大力發展休閑度假、旅游觀光、養生養老、創意農業、農耕體驗、鄉村手工藝等,使之成為繁榮農村、富裕農民的新興支柱產業。
近年來,為了進一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推動鄉村振興戰略的全面實施,甘肅省委省政府審時度勢,以鄉村旅游為抓手,先后出臺了《關于扎實推進旅游精準扶貧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若干意見》《關于加快鄉村旅游發展的意見》《甘肅省鄉村旅游助推脫貧攻堅實施方案》等政策,隨著相關政策的進一步貫徹落實,鄉村旅游迎來了新一輪大發展,極大帶動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成為扶貧富民的重要渠道,在更大程度上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戰略。截至2017年,我省鄉村旅游從業人數已達到18萬人,帶動2.92萬建檔立卡戶、12.26萬貧困人口脫貧。僅2018年上半年,我省鄉村旅游游客流量便達到3250萬人次,鄉村旅游收入56億元。近年來,鄉村旅游已成為助力我省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強力突擊隊”,為我省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
深厚的歷史文化與豐富的旅游資源使我省近年來一躍成為全球榜上有名的旅游勝地,鄉村旅游更是蘊藏著巨大的潛力與空間。隴南的小橋流水人家,河西的葡萄美酒夜光杯,甘南的草原野馬與藏民族文化……千姿百態的鄉村風貌匯聚成我省鄉村旅游的多彩畫卷。《中共甘肅省委、甘肅省人民政府關于加快建設旅游強省的意見》中提出,通過實施鄉村旅游的精品工程、精準扶貧工程、服務設施提升工程和“周末鄉村游”產品打造工程,突出“土氣、老氣、生氣、朝氣”,打造以農耕文化為魂、以田園風光為韻、以村落民宅為形、以生態農業為基的鄉村旅游升級版。根據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近年來,甘肅依托良好的生態環境和優美的自然山水,開發以綠色景觀和田園風光為主的山水生態觀光型鄉村旅游;依托豐富的農牧業生產資源,開發以“吃農家飯、住農家院、干農家活、摘農家果、品農家樂”為主的農業觀光體驗型鄉村旅游;依托濃郁的民族文化和獨特的鄉村民俗資源,開發以民俗風情、民族文化節慶和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為主的民俗文化體驗型鄉村旅游;依托光輝燦爛的紅色文化資源,開發以“走紅軍路、吃紅軍飯、唱紅軍歌”為主的愛國主義和革命傳統教育紅色旅游。截至目前,全省已建成旅游示范村42個,建成各具特色的旅游專業村650個,農家樂13937戶。
今年以來,我省進一步加大鄉村旅游扶持力度,在出臺相關政策的同時,又落實了一些實實在在的新項目。5月,“(袁家村)甘肅省鄉村旅游培訓基地”掛牌成立,“甘肅+袁家村”的綜合培訓基地建設模式正式開啟;8月,召開了全省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項目推介會,其間與18家單位簽約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項目24個,簽約金額近百億元;10月,甘肅省貧困縣鄉村旅游和旅游扶貧培訓班正式開班,為貧困縣發展鄉村旅游提供了新的機遇。
據了解,我省今后還將不斷發力,從今年起,截至2020年,我省省級財政每年將從省級旅游產業發展專項資金中安排1億元,扶持500個村發展鄉村旅游,創建206個旅游示范村,新建1萬戶標準農家樂。力爭經過3年努力,通過發展旅游帶動脫貧的人數占總脫貧人數20%以上。在省委省政府及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鄉村旅游必將助力我省鄉村振興邁上新臺階,讓藍天白云、碧水青山以及別有一番滋味的“鄉愁”文化,撐起我省鄉村崛起的美好愿望!
相關標簽:甘肅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