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0-24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新華社成都10月24日電(記者 吳光于、李力可)“耕地地力保護補貼每畝124.62元,退耕還林補貼每畝260元,草牧平衡獎勵每畝2.5元……”24日,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冕寧縣石龍鎮村民何成明一大早就收到鎮政府發來的手機短信,告知他近期將發放的各項惠農補貼和標準。
一座座葡萄大棚里,鄉親們忙著采摘即將上市的美國紅提。何成明粗略算了一下,今年果園里的收入能達到8萬元。不僅是他,如今整個石龍鎮的老百姓都告別了過去種土豆、玉米的日子,在石龍鎮黨委政府的帶動下,全鎮從2015年開始,種下了1500多畝葡萄,目前產值已經達到3000萬元。
過去的石龍鎮是涼山有名的“上訪鎮”,各類矛盾突出。“過去很多問題出在我們和老百姓的溝通方式上,工作不公開、不透明,疙瘩結下了就難解開。”石龍鎮黨委書記熊偉說。
今年以來,涼山州針對強農惠農補貼資金“一卡通”中發現的問題,開展“清卡行動”。針對行動中暴露出的惠農資金被侵占、挪用的問題,石龍鎮為了筑好“防火墻”,與冕寧縣移動公司協商建立了鎮政府短信平臺,及時公開惠農政策和補貼金額。
“過去我們搞政策宣傳主要靠掛橫幅、貼宣傳欄,有了短信平臺,鎮內3964戶農戶全覆蓋,政策全部精準傳達到人。”熊偉說。
“能享受啥政策都明白地寫著,補貼是不是發夠了,自己一算就清楚,心里亮堂了,氣也順了,哪兒有閑工夫去找茬呢?”何成明說,“現在家家戶戶都忙著掙錢,麻將館都沒生意了。”
10公里外的回坪鄉,鄉黨委政府在鄉、村、組三級建起了45個微信交流群,搭建起干部群眾雙向聯絡、互動溝通、解決問題的橋梁。
“我當村干部15年了,以前是有事就得挨家挨戶跑,現在通過微信群就能辦很多事。通過這種途徑還能看到很多群眾掏心窩子的大實話。現在鄉親們都養成了‘隨手拍’的習慣,哪兒遇到困難都會第一時間發到群里。”回坪鄉阿普路村支部書記陳時奎說。
“通過手機短信平臺和微信群,黨員干部和群眾的距離拉近了,有了公開才有信任,小手機里裝的是大民生,更裝著我們基層黨員干部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水平。”冕寧縣紀委書記范洪春說。
相關標簽:惠農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