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2 作者:佚名 來源:華西都市報
曾義波和妻子在養雞棚。
“2016年3月,我建了第一個大棚,每年出三欄雞,純收入好幾萬元。”10月下旬的一天,四川省自貢市大安區回龍鎮大同村9組,42歲的曾義波一邊喂雞崽一邊對記者說。
曾義波曾是村里建檔立卡的貧困戶,短短兩年多時間,他依靠規模化養雞快速脫貧,成為了當地的“致富楷模”。
貸款建起大棚養雞
“2013年,我父親患了胰腺癌,兩個娃娃又在上學。我和老婆為了照顧家人,主要在家務農,生活極為艱難。”曾義波說,2014年,他家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2015年12月,其父因病去世,留下了不少債務。
為了用雙手改變現狀,曾義波說服妻子,2016年3月,貸款建起了800多平方米的一體化養雞大棚,第一批放養了8400只雞苗。“幾個月就掙了兩三萬元。”曾義波說,見養殖效益不錯,一年后他又投資10余萬元建了一個自動料線大棚,添加了自動化設備。兩個大棚,每年都出三欄雞,純收入達到10多萬元。
帶領村民脫貧奔康
“我自己脫貧不算什么,讓大家跟到我脫貧,才是本事!”在曾義波的廣泛發動下,不少村民嘗試養雞,嘗到了“甜頭”。他還舉辦科技宣傳、農民夜校培訓等活動,帶領廣大黨員群眾在全村掀起了大搞科學種養的熱潮,受益農戶達360人次以上。
3年來,他帶動培養本村黨員示范大戶2戶,幫帶群眾68戶,提升黨員干部致富、帶富本領。一位年輕黨員在他的帶動下,承包村里的魚塘、種植果園30多畝,目前家庭每年收入達到20萬多元。100多農戶先后發展了種養殖業。
在大同村黨支部的帶領下,村民實現了戶戶有小家禽,100多戶發展綜合種養殖業,大大增強了黨員干部的黨性意識、服務意識和先鋒意識,激發了黨員干部的創業熱情。
相關標簽:自貢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