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06 作者:佚名 來源:華龍網
深秋時節,氣溫漸涼,養蜂人羅祥魚在蜂桶周圍忙碌著,時而檢查蜜蜂采粉情況,時而打理蜂桶周圍的衛生,一個個蜂桶,更像是羅祥魚的“搖錢樹”。帶著防蜂帽,看不到羅祥魚的表情,但從聲音中可以聽出他的喜悅和自信,讓人很難想到羅祥魚曾經也是個貧困戶。
年近五十歲的羅祥魚,本是重慶市萬盛經開區石林鎮廟壩村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勤勞的他不甘心頂著貧困戶的帽子,在脫貧致富的路上奮斗了很久,養過魚,打過工,可都沒什么起色。幾年前,羅祥魚開始養蜂,日子伴隨著花和蜜也過得越來越甜,閑暇時間,羅祥魚和我們聊起了他的養蜂致富經。
懷夢
“看著身邊很多人都通過努力脫了貧,我就想著要讓自己的日子也好起來。”說起之前的貧困窘況,羅祥魚一下打開了話匣子,他說,以前打過工,也養過魚,但都沒能實現脫貧致富的夢想。四年多以前,羅祥魚覺得可以試試養蜂,于是就以每桶蜜蜂100元的友情價,從鎮上的一個朋友那里買了10群中蜂,并用老式蜂桶進行喂養。
羅祥魚是個勤快人,蜜蜂買回來以后,他就把心思放在養蜂事業上,心底充滿了期待。每天看著自家房前屋后的蜂桶,看著飛進飛出不停地采蜜的蜜蜂,他心里像蜜一樣甜。
“老式蜂桶每年只取一次蜂蜜,產量比新式蜂桶低,但蜜的價格相對較高,所以和新式蜂桶養蜂的產值基本相同。”羅祥魚說,養蜂伊始,他也是做了仔細考量的,老式蜂桶養蜂的勞動量要低不少,因此還可以有空閑時間干點其他農活,這樣收入又可以多一些。
羅祥魚規劃好了自己的脫貧路,也付諸了努力,然而現實卻是殘酷的。1個多月后,蜜蜂得了幼蟲腐臭病,這讓從來沒養過蜜蜂的羅祥魚犯了愁,養蜂脫貧遭遇重挫。
投入了大半家當,沒有辦法逃避,即便再心急,羅祥魚也只能硬著頭皮面對。查書籍、問畜牧獸醫站醫生、請教養蜂專業人士,他想盡辦法,終于用中草藥把蜜蜂的幼蟲腐臭病治好了。至此,他開始自學養蜂經驗,為蜜蜂的健康保駕護航。功夫不負有心人,當年年底,羅祥魚收獲了近20斤蜂蜜,正式踏上了養蜂脫貧路。
逐夢
2015年春節后,石林鎮扶貧辦舉辦了免費的養蜂培訓班,讓羅祥魚去參加培訓學習。羅祥魚看到了機會,趕忙抓緊各種零碎時間向專家請教養蜂良方。
“之前都沒有系統地學習過養蜂專業知識,能有機會學習養蜂經驗,就得好好珍惜政府給的機會。”羅祥魚說,蜜蜂生病后,他四處求醫花了不少心血,也用了不少錢,有過切身經歷后明白了知識技能的重要性。
隨著專家的培訓和自身的實踐,羅祥魚的養蜂經驗越來越豐富,蜜蜂出現的一般問題,他都能自己解決。這一年,他收獲了50余斤蜂蜜,換來了7000多元收入。
2016年,石林鎮繼續落實相關補助政策,給了羅祥魚1000元資助。靠著這筆費用,羅祥魚又買了幾十群蜜蜂,擴大了養蜂規模。經過一年的辛勤勞作,年底他收獲了100斤蜂蜜,還掉此前欠下的債務后,還剩下了7000多元。
“養蜂的這幾年明白了,并不是靠熱情和認真就能一帆風順做成功,但好在沒有放棄。”羅祥魚說,感謝政府給了幫扶機會,有好政策幫忙的同時,自己也爭氣,生活才能越過越好。
圓夢
去年,受益于石林鎮旅游發展以及脫貧攻堅政策的引領,羅祥魚靠著養蜂產業,讓一家人的生活漸漸變得好了起來。
為方便隨時查看蜜蜂,也為過往的游客能夠直觀地看到蜂蜜的好壞,羅祥魚和村里商量,把養蜂的地點搬到了奧陶紀景區附近。這樣一來,蜜蜂有了更廣闊的“花園”,越來越多的游客了解了羅祥魚養蜂的環境。短短數月時間,羅祥魚的養蜂事業又有了明顯起色。
如今,一個個蜂桶放置在公路一側的山腰上,羅祥魚一路“追花”,開心地當著蜂群的陪伴者和守護者。“9月時蜂群繁育情況很好,10月份采了不少蜜,現在又有了新的蜂群。”羅祥魚說。
羅祥魚倒出一小碗蜂蜜讓大家品嘗,蜂蜜香甜的氣味即刻飄散開來,他笑著算起了今年的賬,9月收了第一次蜂蜜,有20多斤,品質和成色都不錯。如果天氣好,管護得當的話,今年50桶蜜蜂可以采蜜180斤左右,是個豐收年。
談及今后的打算,羅祥魚想到了村里的鄉親們。他說,下一步,他還要將養蜂產業擴大,不僅自己脫貧致富,更要和鄉親們一起奔小康。
相關標簽:重慶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