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農民日報
國際漁業巨頭“搶灘”中國市場
——第23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側記
圖為中外展商現場洽談貿易。
圖為高端海產品受熱捧。
本報記者 呂兵兵 文/圖
貨通天下,利惠全球。11月7日到9日,第23屆中國國際漁業博覽會暨中國國際水產養殖博覽會在青島國際博覽中心拉開帷幕。“這才開始不到兩個小時,來訪客戶數量就比去年增了近一倍,說明中國市場越來越大,前景越來越好。”占據了展會現場最顯眼位置的加拿大維多利亞漁業合作公司經理奧斯本·伯克(OsborneBurke)忙里偷閑告訴記者。
青島漁博會是世界規模最大的三大水產品展會之一。本屆漁博會,有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等全球51個國家和地區的1500多家企業參展,有境內外35個展團組團參展,展出面積突破10萬平方米……
“3天展會下來,注冊觀眾總人數達26400人,參觀人次超過15萬次,達成意向交易額創歷史新高。”中國國際貿促會農業行業分會(農業農村部農業貿易促進中心)主任張陸彪說,“從本屆展會規模來看,青島漁博會已成為世界水產品第一展會,是我國漁業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開放的中國已成為國際漁業最大的消費市場和貿易國。本屆漁博會,國際漁業巨頭‘搶灘’中國市場成為最大亮點。”
中國市場需要進口海產品
本屆漁博會首日,一場高級別的“中外漁業對話會”舉辦,農業農村部副部長于康震向世界發出邀請:“中國積極倡導水產品自由貿易,低門檻、寬準入,不以各種理由實施歧視性水產品進口政策,是世界主要的水產品進口國。日前,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在上海開幕,是國際貿易發展史上的一大創舉,體現了中國支持多邊貿易體制、推動發展自由貿易的一貫立場。今后,我們將繼續加大農業對外開放力度,不斷提高農產品市場開放程度,特別是從海外進口高端海產品,主動與世界各國分享中國市場。”
據了解,我國漁業最大的特點是“以養為主”。2017年,我國水產養殖產量4906萬噸,占中國水產品總產量的3/4,占世界水產養殖總產量的2/3。可以說,我國的水產養殖解決了世界上最大人群吃魚難的問題,為世界糧食安全做出了突出貢獻。同時盡管我國遠洋漁業起步晚,也已成為世界主要遠洋漁業國家,但從人均占有國際漁業資源的比例看,我國只有人均0.9公斤,而歐盟為人均1.2公斤,日本為4公斤,韓國5.8公斤……
不難看出,我國漁業成績突出,同時在以遠洋漁產品為主的高端海產品市場仍有較大空間。“在過去的5年中,我國水產品出口額年均增長了2.2%,而同期,我們的水產品進口額年均增長了7.2%。這樣的數據,產生在水產品產量居世界第一位的國度,更是充分地證明了中國市場的開放程度和中國開放擁抱世界的誠意。”于康震說。
世界漁業強國組團來訪
“中國與加拿大有長期的漁業合作,我們已經是第五次組團來青島參展,我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也在過去五年翻了番。這是一個世界級的盛會,我們帶著最大的誠意來到這里,選擇了這里最好、面積最大的展臺。以龍蝦為例,加拿大有世界上最好的龍蝦,目前中國的消費者在阿里巴巴上就可以直接訂購。”加拿大農業和農業食品部部長勞倫斯·麥考利(LawrenceMacaulay)說。
“我們從上海的進博會趕過來,是第一次參加這個展會,對開放的中國倍感振奮。我們大西洋的海鮮質量很好,去年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增加了9%。”愛爾蘭農業食品及海事部部長助理席妮德·麥克菲利普斯(SineadMcphillips)說,并順勢就龍蝦的話題開起了玩笑:“我們的龍蝦質量更好,說不定加拿大的龍蝦,就是我們愛爾蘭游過去的。”
隨后,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家代表也紛紛就龍蝦質量為自己國家打品牌。這場別開生面的“龍蝦之爭”,充分證明了國際漁業強國對我國市場的重視。
俄羅斯聯邦漁業局副主任彼得·薩夫丘克(PeterSavchuk)介紹,此次參展團從俄羅斯攜帶了大尺寸、味道鮮美的各類螃蟹、貝殼、深海鱈魚等上百種海產品來參加展覽。“其中,深海鱈魚的脊背肉最受中國顧客歡迎,有不少客戶已經簽訂了訂單合同。”彼得介紹此次展出的漁獲均為來自海洋2500米以下的深海魚,各個展商在現場新鮮烹制俄羅斯漁產品,前來參觀的客戶可以在現場免費品嘗試吃。
火爆交易讓漁博會進入發展新階段
奧斯本告訴記者,參加青島漁博會5年來,公司對中國市場的漁業出口額從0起步,目前已經增長到了300萬美元每年。感謝青島,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合作平臺。
澳大利亞大洋鳳凰公司經理戴安娜,此次帶著龍蝦、面包蟹、金槍魚等高檔海產品來此參展。“我們的產品不僅品質很好,而且價格也很有競爭力。最近5年,我們在中國市場的銷售額每年都有10%的增幅。”戴安娜說。
國際漁業公司奔著巨大的中國市場而來,國內漁業展商同樣收獲滿滿。青島魯海豐食品集團總經理劉春會說:“2005年以來,咱們在政府支持下開始建設海洋牧場,實現了‘從取到予、從近海走向深海’的轉變。企業有了實力,咱們也瞄準了國際市場,互通有無,近幾年通過參加漁博會,與俄羅斯、澳大利亞的等不少國家建立了合作關系,既進口了北極蝦等高端海產品,也把我們的養殖珍品出口到了十多個國家和地區。”
據了解,本屆漁博會期間,除了各大展商的精彩展示之外,更組織了2018國際水產品可持續發展大會、2018GAA市場經驗交流會、中國-北歐海產合作交流高峰會等眾多專業的會議、論壇,讓水產行業從業者及專家能夠共同探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未來規劃等話題,為水產業的發展獻計獻策。
“歷經23年的成長,漁博會已發展成為世界級漁業展會,為推動全球水產貿易發展搭建了高質量的合作交流平臺,直接體現出了中國作為全球第一大水產品貿易國和最為活躍水產品市場的重要地位。”張陸彪說。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