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讓農民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貧困地區健康促進方案”助力健康扶貧
中國農業新聞網記者 劉強
近日,國家衛生健康委聯合發改委、財政部、醫保局、國務院扶貧辦聯合印發《健康扶貧三年攻堅行動實施方案》,并且會陸續出臺相應的配套措施。其中之一即是近期由國家衛生健康委辦公廳和國務院扶貧辦綜合司聯合印發的《貧困地區健康促進三年攻堅行動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那么,如何理解這個“貧困地區健康促進方案”,記者進行了專題采訪。
據了解,該《方案》的宗旨是,在貧困地區進一步強化健康教育和健康促進工作,倡導科學的健康理念,普及健康生活方式,提高群眾健康素養和健康水平。《方案》提出健康教育進鄉村、進家庭、進學校、健康教育陣地建設、基層健康教育骨干培養等五大行動。到2020年,實現貧困地區居民健康教育全覆蓋,省、地市、縣各級建成健康教育骨干隊伍并實現培訓全覆蓋。
那么,健康促進和健康扶貧是個什么關系呢?國家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宣傳司副司長宋樹立對此進行了解釋。
宋樹立說:“健康扶貧,概括說就是要解決貧困群眾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和少生病的問題。通過輸血和造血相結合,來提高貧困地區的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和水平。這其中有兩個90%的目標,一個是貧困人口的醫藥費用報銷比例在90%以上,另一個是90%以上的貧困人口看病不出縣。這里面有一個重要的工作,就是要開展健康教育、健康促進工作,通過加強健康知識教育,幫助貧困地區農民群眾牢固樹立自己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的理念,掌握正確的防病、科學的就醫、合理的用藥知識,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可以說,健康促進、健康教育是整個健康扶貧工作當中的重要一環,它既有利于貧困人口當中的患病人群存量改進健康狀況,也有利于通過防病減少患病人群增量。”
而說起健康教育,最能說明問題的就是貧困地區農民的衛生習慣。四川省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沈驥介紹,“四川一些少數民族地區的農民,以為生病是‘鬼上身’。其實這個所謂的‘鬼’是其身上的細菌,是因不講衛生造成的。近幾年來,四川省衛生健康部門在貧困地區全面開展健康促進工作,引導群眾破除迷信,養成講衛生好習慣,防止‘病根’變‘窮根’,貧困地區群眾的健康意識明顯增強。2013年到2017年,甘孜、阿壩、涼山三州和全省貧困地區,基層群眾接受健康教育和主動尋醫問藥的人次數大幅增加,全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從2015年底的184萬下降至2017年底的75萬,下降了59%,健康扶貧取得階段性重大成效。”
河南省是人口大省,也是農業大省,農村人口占的比例比較大。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的比例在全國也是比較高的,高于全國平均水平8個百分點。目前因病致貧的人口有111.56萬,占河南省貧困人口的50.69%。河南省衛生計生委黨組書記、主任闞全程說,“通過我們的調查研究發現,比例這么高,主要是貧困地區的農民健康素養缺失,生活習慣差。另外對自身疾病的預防意識差,導致一些慢病,像高血壓、糖尿病甚至一些腫瘤、腦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發病率較高。根據這種情況,我們找準抓手,轉變觀念,從過去以疾病治療為中心轉變為健康促進服務為中心,關口前移。通過專家講座、科普宣傳、疾病治療等措施,讓廣大的貧困群眾少生病。”
與其他省區市相比,云南省貧困面大、貧困程度深,脫貧攻堅任務艱巨。全省129個縣,貧困縣占了88個,其中27個為深度貧困縣。目前仍有因病致貧返貧20.5萬戶、79.3萬人,因病致貧返貧率23.88%。
云南省衛生健康委副主任郉亞偉說,“為此,我們除了聚焦深度貧困地區、用心開展健康促進外,還著力聚焦少數民族同胞,精心做好健康促進工作。比如,在高黎貢山居住著的我國人口最少的少數民族之一——獨龍族。為了更有效提升當地少數民族同胞的健康素養水平,我省專門組織開展獨龍族健康傳播專項行動,重點開展慢性病防控、吸煙危害、飲酒危害及促進健康生活方式等專項活動。特別是針對獨龍族群眾只有語言,沒有文字的特點,專門設計科普知識培訓材料,有針對性培訓當地會獨龍族語言的鄉村醫生、村干部及志愿者,通過他們分別到農戶家中口口相傳相關健康知識,有力助推了健康扶貧工作的深度開展。2017年,我省因病致貧返貧人口脫貧8.3萬戶、32.2萬人。目前,云南有70個貧困縣啟動了倡導健康生活方式的專項行動,通過開展這項行動,全省居民健康素養水平已經從2014年的6.6%提高到12.2%。”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而健康促進與教育是保障人民健康的最根本最經濟最有效的方式。其核心即在于,把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交給農民,讓農民通過自己的努力,來讓自己盡量少生病。
相關標簽: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