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16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新聞網
村民正在割草。 石小杰 攝
隨著人們對綠色食品的熱衷,以草為食的螞蚱以肉質鮮美,口感獨特的特點成為一些飯店、酒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深受國內外食客的歡迎。
貴州省畢節市織金縣上坪寨鄉的村民劉琦抓住這一商機,靠養殖小小的螞蚱,一步步走上了致富路。
2015年,劉琦建立起了6000平方米的螞蚱養殖基地,開發起100畝草場用于喂養螞蚱。
記者走進養殖基地,看到一排2米高的白色大棚,這些大棚上面覆蓋著透氣的紗網,每個大棚都如同一個巨型蚊帳。
“螞蚱養殖技術易掌握,管理簡單,面積不受約束,男女老幼都能飼養。”劉琦告訴記者,螞蚱的繁殖率高,周期短,經濟效益高,一只雌螞蚱一次可產40-90粒卵,蝗生卵,卵孵蝗,周而復始,不斷創利。
“冬季一天喂2次草,一個月有3000多元(人民幣,下同)。”村民陶秀芳說,平時主要的工作是割草喂養螞蚱,也負責一些簡單的看護和運輸工作。
“一年可以養三季,每個大棚年產量在200百斤左右。”劉琦介紹,螞蚱雖然個頭小,食量可不小,一生大約需取食植物100克左右,而且草料一點農藥也不能沾,是純綠色食品。
螞蚱養殖基地。 石小杰 攝
據了解,劉琦聘請了15名村民在基地務工,每年除去工人勞務成本16萬元,通過銷售活體螞蚱、螞蚱蟲卵、螞蚱深加工食品等方式,每年有20至30萬元的利潤。
“大家富才是真的富。”劉琦表示,螞蚱養殖基地每年可以為當地提供約1000人次的就業機會,以后還要帶動更多村民搞螞蚱養殖。
因為養得好,見效快,劉琦養殖技術在周邊鄉鎮逐漸傳開,許多村民都來他的養殖大棚取經。在悉心傳授經驗的同時,劉琦也表示,螞蚱屬于特種養殖,如沒有訂單和可靠銷路,養殖須慎重。
相關標簽:貴州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