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1 作者:佚名 來源:光明日報
作者:本報記者 王瑟
再次來到新疆喀什地區麥蓋提縣紅光村,村子里的生活仍然那么和諧團結。
村民胡成山的紅棗豐收了,鄰居喀米里·圖爾蓀得知他有心臟病,主動幫他采收紅棗。村民張軍的紅棗要除樹枝和樹葉,鄰居就把篩棗機送過來。篩棗機運轉起來需要人手,張軍一聲招呼,手里沒活的各民族鄰居都來幫忙。
這樣的場景,在這個由9個民族村民組成的村莊里上演了58年。大家早就把彼此當成了自家人,當成了兄弟姐妹,共同譜寫了一首首民族團結的歌。
一條村民自覺制定的民族團結公約
說起58年前的事,現在已是80歲高齡的阿布里孜·麥麥提回憶說:“那時我們吃的是苞谷面、野菜,喝的是澇壩水,住的是地窩子。各民族兄弟姐妹一個鍋里吃飯,一個地窩子里睡覺。有了新的種田知識,漢族兄弟總是首先想到我們,我們有了好吃的也首先想到他們。58年了,我們一直保持著這樣的傳統,大家的感情越來越深!
“多少年來,不同民族村民有婚喪嫁娶、危難困苦時,大家都自覺地參與幫忙。不論是漢族的春節,還是少數民族的古爾邦節、肉孜節,大家都互相往來慶賀!奔t光村黨總支書記南廣祿說。
2013年,幾位德高望重的老人聚在村委會座談。大家說起民族團結更覺得來之不易,一致同意定一個民族團結公約,把已經存在于人們內心深處多年的“規矩”寫出來,貼在墻上:重大節日互相往來,婚喪嫁娶互相參與,風俗習慣互相尊重,急難困苦互相幫助,先進文化技術互相學習……
民族團結公約寫出來后,村兩委班子和村民大會一致通過。
“我當時覺得這個公約簡單了點,鄉黨委書記覺得這樣好,鄉親們容易記,更容易做到。”南廣祿笑著說,由此,就出現了大家主動要求在公約上簽名的事。
民族團結公約從墻上來到人們心里
每年,紅光村都有一個全村人的大喜事:麥麥提·伊來克宴請全村民族團結代表。這件事他堅持了30多年。
說起自己當初的決定,老人說:“36年前,新疆決定把每年的5月確定為民族團結教育月。那時我就想做一件事:每年5月宴請村里民族團結工作做得好的人。”
南廣祿對這位老人宴請全村民族團結先進人物的事記憶猶新。他說,當時老人一家生活條件很艱苦,甚至在過古爾邦節時都舍不得多買一公斤羊肉,但每年5月他都要買兩只羊宴請大家。各族兄弟姐妹在老人家里談心、歌唱,非?鞓贰
老人一生最想見的人就是毛主席。2016年他與村里另外9名先進人物受邀第一次到北京參觀,去天安門廣場看了升旗儀式,參觀了毛主席紀念堂。他說:“是共產黨讓我們有了今天幸福的生活,我們一定要跟著共產黨走。”
圖尼莎·艾白看到村婦聯主任趙文明家的麥稈、玉米稈很多,就想買些喂羊。趙文明說:“我家麥稈、玉米稈都有。你需要,我可以送給你!眻D尼莎·艾白不好意思收,沒想到趙文明很快把麥稈和玉米稈送到他家了。
趙文明說:“對我而言,這些麥稈一年也就幾百元的收入,但對他家來說,是個不小的數目。他家有病人,需要花錢的地方很多。我能幫就幫他一把!
一顆真心換來一片真情
2013年夏收時節,艾力·阿西木把自家的牛拴在了麥地旁,開始收割麥子。誰知牛掙脫了繩子跑到隔壁地里吃起了棉花葉子。當艾力·阿西木發現時,牛已經把鄰居包文軍家的棉花地糟蹋了一大片。
第二天,艾力·阿西木主動找到包文軍想說這事,沒等他說完,包文軍就笑著說:“以后把牛拴好就行了!边@件事就這樣輕描淡寫地過去了。
“更讓我感動的是,去年我家的牛跑出來吃了吳愛國家的61株棉花苗,這可不是個小數目。當我主動找吳愛國商談怎么賠償時,沒想到他拉起我的手說,這不算事。”艾力·阿西木說到這兒,不好意思地低下了頭。
這樣的事在紅光村有很多。大家把話說開后,像兄弟一樣相視一笑就完了。
“在紅光村,無論兩個家庭是什么民族,只要真誠,就能換來真心;只要友善,就能換來和諧。牙齒也會跟舌頭打架,但這絲毫不會減少我們兄弟姐妹的情誼!蹦蠌V祿深情地說。
(本報記者 王瑟)
相關標簽:新疆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