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2 作者:佚名 來源:新華社
河南省南陽市鎮平縣侯集鎮地處伏牛山南麓,不沿海、不靠河,卻是我國主要的觀賞魚產地之一。截至目前,全鎮目前有約1萬畝水面,觀賞魚產業年產值能達到近8億元。
20世紀80年代初,當地村民便開始了養魚事業。起初,村民們養殖的都是本地金魚,后來,隨著不斷引進國外優質錦鯉品種并積極培育本地特色雜交魚,侯集鎮的觀賞魚種類越來越多、市場越做越大。
今年30歲的高坤在2012年大學畢業后便回到家鄉,成為侯集鎮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觀賞魚的“第一人”。“家里之前就養魚,但都是批發,利潤也低,這幾年物流發展讓‘活體運輸’成為可能,我們也開始針對高端市場做線上零售。”高坤說,“對于那些高價錦鯉,客戶已經完全可以實現在網上挑選、掃碼購買,每年能掙一二百萬元哩!”
李長彥也是村里的養魚大戶,有1000余畝魚塘、300多個品種,每年能培育近6億尾魚苗,幫助解決幾百位村民家門口就業的問題。他養殖的錦鯉每條售價最高可達20余萬元。
“都賣到世界各地了,有英國的客戶經常來買,東南亞地區也有。”李長彥說,“我們做電商、開直播,通過各個平臺往外銷售,每天都能賣出不少。”
小小的錦鯉,不僅改變了當地村民只能下田種地“靠天吃飯”的生活,也使鄉村面貌煥然一新。如今,侯集鎮的觀賞魚養殖已成為農戶積極參與、政府大力支持的支柱產業和富民產業。
據侯集鎮副鎮長羅文保介紹,當地秉承“電子商務+物流”一體化發展的理念,積極創新扶貧模式,通過加強基礎設施配套、聯系專家技術指導、購買第三方團隊電商培訓服務等方式,打造區域電商產業中心和孵化基地。
“我們尤其鼓勵貧困戶開網店,電商培訓已經開展了6期、服務300余人。”羅文保說,“截至目前,觀賞魚養殖已經帶動268戶脫貧。”
目前,侯集鎮已構建起集觀賞魚養殖、捕撈、包裝、物流為一體的全生態產業鏈,農戶通過電商平臺銷售觀賞魚而得的利潤占總利潤的50%以上。
相關標簽:河南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