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區:安徽|北京|重慶|福建|甘肅|廣東|廣西|貴州|海南|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吉林|黑龍江
地區:江蘇|江西|遼寧|寧夏|青海|山東|山西|陜西|上海|四川|天津|西藏|新疆|云南|內蒙古
84農業網 時間:2018-11-23 作者:佚名 來源:中國農業新聞網
中國農業新聞網訊(記者 張國鳳) 連日來,在六盤山下的寧夏回族自治區彭陽縣的交岔鄉7個貧困村的講習所,村第一書記集中對村民宣講“一達標、兩不愁三保障”、“三率一度”、產業扶貧、教育扶貧、醫療扶貧、金融扶貧等黨的脫貧富民政策后,現場進行了脫貧攻堅政策知識搶答賽,給寒冷的冬日增添了幾分熱。
鄉黨委書記安續堂告訴記者,2018年,全鄉7個貧困村已全部實現脫貧出列。脫貧不脫政策,讓父老鄉親們熟知黨的惠民政策,在社會的扶持帶動下加快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培育,不斷拓寬增收渠道,為實現小康生活不斷努力。通過集中宣講,讓每個村民心懷一顆感恩之心,要倍加珍惜當下來之不易的美好生活,利用自己勤勞的雙手編制明天的幸福生活。
今年以來,六盤山區各市縣以開展“農民培訓教育年”活動為契機,共建成農民講習所820個,實現了所有行政村全覆蓋。聘請講習員2404名,開展講習活動4874場次,參與農民25.8萬余人,新時代農民講習所已成為“富民大課堂”。當地組織部門負責人認為,創辦新時代新農民“講習所”,在帶動群眾參與、激發內生動力方面取得了良好效果。
在隆德縣聯財鎮恒光村“新時代農民講習所”里座無虛席、熱鬧非凡,一場扶貧政策宣講活動正在這里舉行。聯財鎮宣講教員結合恒光村實際情況,把準群眾需求,將理論宣講與為群眾服務結合,開展“菜單式”宣講,用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和通俗易懂的語言向在坐群眾講解民政救助低保、社會保障養老、公益崗位補貼、農業產業類補貼、蔬菜保險教育扶貧,讓老百姓深入了解各方面惠民政策和脫貧致富的經驗。
據了解,各市縣充分整合村黨員活動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等場所,按照“八有”標準(即:有場所、有牌子、有設備、有制度、有機構、有計劃、有教材、有資料)建設固定活動場地的新時代農民講習所,由駐村第一書記或鄉鎮包村領導,負責講習所的日常管理和講習活動組織等工作。按照分級負責原則,建立了市、縣、鄉、村四級,政策、技術、文化三類講習員隊伍;技術講習員重點圍繞調整農村產業結構、推廣農村實用技術、職業技能培訓等內容開展講習;文化講習員重點圍繞理想信念、家風家訓、傳統美德、移風易俗開展講習。
六盤山區農村農業部門負責人介紹,通過現場講習依托特色產業基地、設施農業園區、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等平臺,深入生產一線開展講習;流動講習深入田間地頭、村民院落、鄉間集市開展形式多樣的開展講習,方便農民培訓學習,擴大農民培訓教育覆蓋面,是六盤山區開展新時代新農民“講習所”的一個亮點。
相關標簽:寧夏農業新聞
84農業網免責聲明:本站部分文章系轉載自網絡,如有侵犯,請聯系我們刪除。另: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本站無任何關系,請網友自行判斷信息的真實性。84農業網本著服務三農的原則,不以盈利為目的,84農業網所有文章都不代表真理,僅作為參考。